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7日讯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了《中国PPP蓝皮书:中国PPP行业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指出,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鼓励社会资本与政府、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市场化、专业化等优势,鼓励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农业农村领域有稳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推广PPP模式的实施路径和机制,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该文件为PPP模式在农业农村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加强了PPP模式与农村发展的结合。
广大乡村地区蕴藏着大量的潜在PPP项目资源,例如,涉及农业生产领域的生态农田、农场建设,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乡村基础设施供电、供水、公路建设,以及动植物保护、农业污染治理、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等生态领域和农业旅游项目等。
目前,PPP模式已经在助力乡村振兴领域取得积极成效。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2021年全国累计实施了3125个乡村振兴PPP项目,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PPP项目的跨界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筛选并培育优质的乡村振兴项目,并形成一批具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产业集群动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