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PPP模式在应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PPP模式的推广在较短时间内调动大量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迅速改变了污染治理设施短缺、处理处置能力不足的局面。
PPP模式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解决环境保护难点问题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一条市场化解决路径。在补齐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对于为区域经济引进先进企业、贡献GDP、新增就业岗位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PPP模式是实现多元共治的有效途径,打通多元化融资渠道,推动环保产业和经济发展。
截至2019年底,进入执行阶段的生态环境PPP项目公司共计929个。采用国民收入法测算,2015年-2019年新增生态环境PPP项目总投资1.09万亿元,对GDP直接贡献率为0.26%。若2015年以来入库的生态环境PPP项目全部进入执行阶段,项目投资将达到1.9万亿元,对GDP的直接贡献率将为0.46%。
(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