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暑期已至
对于孩子们而言
暑期是一段放松身心
探索世界的宝贵时光
但与此同时,安全风险也如影随形
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
究竟有哪些危险容易被我们忽视
孩子们又该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呢
让我们跟着镜头寻找答案
在梅县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在梅县区宪梓中学的操场上热烈展开。此次活动,学校联合梅县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专门为初一学生量身打造。
活动现场,情景剧率先登场,一群学生化身“交通小演员”,生动演绎过马路低头玩手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违规骑行等错误交通行为,夸张又真实的表演,引得现场欢笑声连连。
每个情景剧刚一落幕,民警便迅速抛出问题,同学们热情高涨,争着抢答,现场掌声雷动。
随后,民警结合情景剧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正确过马路的要领:要走斑马线、细心观察路况;骑行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头盔、遵守交通规则。此外,民警还别出心裁地让学生充当“货车司机”、“骑乘人员”和“行人”,亲身感受不同角色的视角,直观了解货车盲区的分布。这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强了警校联系,提高了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梅县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民警 林欢 这次的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主要是打破了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面对面、看得见的法治课堂,从而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平时要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平安出行。 与此同时,初一、初二年级的各个班级里,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暑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初一(30)班 居家用火用电安全 初二(26)班 防溺水安全 初二(19)班 网络安全 从马路交通隐患、居家用火用电风险,到水域溺水危机、网络诈骗陷阱,班主任将安全教育延伸至生活场景,把安全知识细化到班级管理、落实到学生行动。他们采用多样化教育手段,以知识问答开展“头脑风暴”,检验学生的居家安全认知;用视频动画解锁网络安全知识;借典型案例敲响防溺水警钟。在这样生动的班会课上,学生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梅县区宪梓中学 初二(19)班 陈悦斌 在学校的安全活动里,我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上网的时候,不能随便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还有一些不明链接,不可以乱点,很可能有病毒或是陷阱、诈骗。 梅县区宪梓中学 初二(19)班 严子媚 暑假期间,我会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每天睡前,仔细检查家中电器、燃气是否关闭,杜绝安全隐患。 梅县区宪梓中学始终将学生安全教育摆在首位,多管齐下筑牢安全防线。学校常态化开展防地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及防溺水技能培训,同步组织教职工消防实操培训与防溺水专题研讨,全面提升师生应急能力。 针对暑期安全,学校更是提前谋划、认真部署,召开2025年暑假安全月工作部署会议,印发《暑假安全学生“十注意”》《致学生家长暑假安全告知书》等,通过家校联动筑牢防护网。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的宣传阵地,将电子显示屏作为“流动课堂”,循环播放安全警示;黑板报与宣传栏联动更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交通法规、防溺水知识、消防常识,将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每个角落。 梅县区宪梓中学 副校长 吴文峰 暑假期间,班主任对留守儿童、家庭监管弱、住危险区域的学生,开展“安全家访”,利用班级群“安全信息”周周推,提醒家长落实安全监督工作;放假前,主动联系社区居委会,请社区网格员日常多留意,发现学生有危险行为,马上劝阻并通知家长。学校把风险讲透,社区把环境管好,家长把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把孩子看好,三方信息互通,行动互补,孩子们的暑假安全这张网才牢固。 梅县区宪梓中学初一(30)班班主任 叶嘉庆 建议家长在暑假安全教育中,应该落实好以下三个方面,一、做好监管,了解孩子行踪,确保孩子远离危险环境和行为;二、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安全习惯;三、关注心理健康,关注孩子暑期心理状态,及时疏导因社交等产生的负面情绪。 暑期安全无小事,防范意识贵在恒。梅县区教育局秉持“生命至上、安全为基”的理念,以“隐患藏于微,防患于未然”的警觉,统筹指导各校创新教育形式、深化家校社协同,推动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安全技能应会尽会,为梅县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当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 当蝉鸣奏响欢快的乐章 暑期的欢乐画卷正徐徐铺展 但安全之弦,一刻也不能松懈
让我们共同携手
以行动编织安全锦缎,用担当守护纯真笑颜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港湾里
尽情享受暑期的美好
记者:肖晓美、陈熠霖
责编:沈威
初审:孙怡
审核:谢勇、温锡良
监制:罗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