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丹娜丝”残余环流和季风槽影响,7月9日夜间以来,梅县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防汛形势复杂严峻。我中心高度重视公路防台风工作,迅速行动,按照《关于印发梅州市普通国省道临灾应急预警叫应机制的通知》(梅市路养〔2024〕78号)要求,落实叫应工作机制,全力做好各项防汛抢险工作,保障辖区公路安全畅通。
一、提前部署,强化责任落实
7月9日,全区强降雨防御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心班子立即传达会议精神,按照“五个宁可”要求,树牢底线思维,克服麻痹思想,严格落实防台风工作责任,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全线开展汛期巡查排查,特别是夜间巡视,并确保信息畅通,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二、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中心班子组织养护人员对辖区公路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加大对沿河道路、桥梁、涵洞、高边坡、高挡墙、高路堤路段、易发生塌方和滑坡路段的巡查力度,加强对排水设施的检查和清理,确保排水沟渠畅通,减少内涝风险。利用智慧公路项目的监控摄像头,对易发山体滑坡路段进行24小时监控,及时掌握隐患动态。
三、加强联动,做好应急准备
中心班子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梅州市普通国省道临灾应急预警叫应机制的通知》精神,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获取台风动态和气象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快速精准叫应到基层道班一线责任人,为基层道班防范应对争取时间和主动,最大限度提高应急处置效能。要求各部门落实职责并加强联动。养护、应急、路政等部门和各养护班组加强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共同应对险情。此外,提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确保一旦发生重大险情,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四、积极抢险,保障道路畅通
9日以来,多处国省道公路出现树木倒伏、路面积水、边坡落石等状况,影响道路通行。我中心迅速启动叫应工作机制,期间出动应急抢险队伍9支,投入机械9台班,车辆50辆次,及时清理倒伏树木,疏通积水路段,设置警示标志。截至目前,共清理倒伏树木30棵,疏通积水路段19处,处理山体滑坡2处,确保了辖区内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
其中,S222线K34+300处多次发生山体滑坡致泥石垮塌,道路被阻,交通数度中断。10日上午,中心领导巡查发现塌方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安排人员设置警示标志、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并引导车辆绕行,同时组织清理路面,于上午9时多完成清理。当晚10时左右,养护人员巡查发现土方再次坍塌,调用铲车、洒水车等设备清理塌方土石,奋战至11日深夜3时(历经5个多小时),道路清理工作完成,交通恢复正常。
7月11日下午,因雨水持续,主要领导心系灾毁点,亲自巡查S222线灾毁风险点,发现K34+300处再次出现塌方、塌方堵塞了路面,交通中断。险情发生后,主要领导立即进行处置,养护班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该路段进行临时封闭管控和应急处置,随后调来机械清除树木、泥土后用洒水车冲洗路面,经过3个小时抢险施工,该路段路面淤泥基本清理完毕,道路得以畅通,逐步恢复正常交通秩序。
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加强公路巡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做好灾后恢复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防范应对台风的能力,全力为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公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