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梅县教育:速看!这所学校的健康教育模式如何为学生成长赋能?

时间:2024-11-04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

  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也影响着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今天,让我们到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聚焦健康教育的校园实践

  


  “ 动脑筋思考了,笑笑生病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医生,你会给笑笑什么建议?好,转过去小组讨论一下。” 闻声走进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的一间教室,我们看到了正在积极讨论的学生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扮演医生的角色,都在推测案例中的笑笑为什么会生病,接下来该怎么做。而眼前这位老师叫叶英,是403班的班主任。这是一节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

  图片

  叶英老师先由案例导入,让学生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接着,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食物出发,分别举例详细讲解了人体所需要的七大营养元素和膳食宝塔的构成。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积极的问答互动,同学们掌握了营养膳食与自身健康的相关知识。

  图片

  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611班 张语宸:“我以前有点挑食,不爱吃鱼肉、蔬菜、蘑菇等等,通过学习健康教育课程,我明白了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懂得了要均衡饮食,多运动,才会有好的身体。”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让他们深刻理解“ 身心健康很重要 ”这一道理,新城中心小学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班主任们会定期开展各式各样的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

  图片

  在五年级(11)班的教室里,班主任曾李苑正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人体的主要器官及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保护和爱护自己的身体。

  图片

  图片

  如何将健康教育自然地融入日常教学中,新城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各有妙招,她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方案,让健康教育课更生动有趣。

  真正有效的健康教育不是局限在课堂之内,而是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走出教室、参与运动、强健体魄、放松身心。

  图片

  音乐起,大课间至。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的25分钟,是全校学生参与各类体育锻炼的宝贵时光。各年级学生轮流前往操场进行广播体操和绕桩环跑,还没轮到的年级则分散在校内其他空地进行跳绳、打篮球等锻炼活动。这些固定的大课间活动帮助同学们养成了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图片

  图片

  除了大课间,眼保健操也是学校每日的固定活动。每当那熟悉的广播旋律响起,同学们都正襟危坐,认真跟随节奏按压穴位,舒缓眼部疲劳。在保护视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们的自律意识和健康习惯。

  图片

  此外,及时掌握和监测学生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是新城中心小学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可以预防和控制学校学生传染病、常见病的发生。

  图片

  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校医 朱雪容:“ 对不断攀升的青少年营养不良症、近视、龋齿、心理障碍等问题,我们主要从体格、心理、饮食方面来定期进行学生的健康监测。每年的体检,每学期的视力检查,肥胖、脊柱侧弯异常等常见病的监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健康档案。”

  健康教育应当持之以恒,绝非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为持续做好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新城中心小学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邀请专业人士到校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知识讲座、应急救护技能实操培训、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课、定期的视力监测、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以及文明出行宣传等活动,旨在将健康理念的种子深深植入每位学生的心田。

  图片

  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506班 黄梓恒:“ 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运动的时候要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呼吸方法,避免运动的损伤,我还学到了如何缓解压力、焦虑的方法,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如海姆立克急救法、简单的伤口处理方法等。”

  图片

  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少先队副大队辅导员 彭梅秀:“学校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如个人卫生、营养饮食、适量运动等。”

  身体健康固然重要,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一直以来,新城中心小学把学生的“心事”当教育大事,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心理情景剧《桃花心木》、公开课《生气树结什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做情绪的小主人》,以及心理漫画和手抄报的制作与展览等,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603班 黄雨薇:“ 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可以跟好朋友倾诉,或通过运动等方式排解自己的情绪,让我明白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聚焦青少年心理问题,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在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道路上,学校的努力、家庭的支持、社会的关怀同样重要。

  的确,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

  在梅县区教育局的重视

  校园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为学生的美好未来

  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记者:肖晓美李抒洋 沈威   

  责编:李抒洋 梁诗莹(见习)

  初审:孙怡

  审核:张仕加 温锡良

  监制:罗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