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我区精挑细选25名“爱农村、懂农业、熟市场、会经营”的带头人,聘为首批“产业村长”,带动培育一批产业强村、经济强村,持续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在石扇镇松林村,邓荣生正在预制菜加工厂里忙碌着。作为松林村党支部书记和产业村长,邓荣生从2019年起将石扇咸菜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创立“绿榕小镇”品牌,带动村民就业和增收,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的好路子。
产业村长邓荣生:“自松林村咸菜加工厂打造后,村民的咸菜也不愁销路了,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收入也得到了增加。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是打造好预制菜,预制菜我们目前有十多种产品,这些产品虽然才刚上市,但是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在城东镇玉水村,新当选的产业村长杨扬正在和村干部探讨玉水文旅产业发展规划。2019年,杨扬返乡创业,在玉水村创办了广东厨师之乡“涯家·小蛮牛”品牌,开始发展文旅产业,打造集研学、露营、民宿、美食、田园采摘等于一体的项目。
产业村长杨扬:“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去吸引游客来了解乡村、认识乡村,(发展)有养殖业、水果采摘、休闲大棚,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农户进行名优特产品种植,让农户创收增收。”
广东畲穗丝苗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方是畲江镇太湖村、彰坑村的产业村长。2022年6月,刘建方响应政府号召,把4300多亩撂荒地改造成“希望田”,用来种植畲穗丝苗米、径义红薯等农作物,并构建撂荒地复耕三产融合机制。此外,他还牵头组建11家农企打造丝苗米种植产业联盟,共同打响“畲穗丝苗米”金字招牌,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产业村长刘建方:“销售到目前为止已经过了一千万(元)了,最主要的是能够带动当地的村民就地就业,如果是高峰时期,最少要500人。”
如今,梅县区25位产业村长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努力在实践中闯出新路子,创出新模式,干出新天地,合力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
产业村长李永生:“我将履行好产业村长工作职责,为实现两镇四村的高质量发展献策出力,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村民发展标准化、规模化新品种和优质品种的柚果种植,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产业村长邓荣生:“作为松林村的产业村长,我会积极发挥自身的能量,积极组建优秀的团队,引进资本进驻产业,让农村和农民在我们的带动下和企业市场联动起来,激活我们村的产业活力。”
产业村长刘建方:“区委区政府包括各职能部门对这个项目很重视,我们也要有信心、有能力去完成。我们会统筹畲江镇畲穗丝苗米的种植和销售、加工,要牵手两个村把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增加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