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8日在石坑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石坑镇镇长 陈国军
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围绕振兴发展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和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民生问题标本兼治、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己任,坚决服从,服务市、区发展大局,立足本镇实际,以“发展绿色产业、建设宜居家园”的思路,解放思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山区的科学发展。2014年全镇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27080万元,比2013年增长11%,镇级财税收入143万元,比去年增长53%,增速排在全区第4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一、发展精致高效农业,走科学致富道路
一是按照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统一要求,制定水稻高产创建方案,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水稻每造平均亩产600公斤,效果显著。二是大力发展高山油茶、石坑土茶、种猪养殖、石坑柰李、天草柑、金银花等特色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目前,已建立起万亩高山油茶基地,万亩石坑土茶基地,万头种猪养殖基地,三千亩石坑柰李基地,五百亩天草柑基地,五百亩金银花基地,在杨化村发展百亩无公害迟菜心、丝苗米和紫玉淮山等种植基地,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构建宜居城乡
我镇以圩镇为重点全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加快圩镇改旧建新、扩容提质建设,将原林业站办公楼及老粮所仓库拆旧建新;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圩镇建设用地指标30亩。二是科学规划,规范农村建房,严厉打击水田建房和违章建筑。三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楼顶临时建筑整治工作的号召,投入20万元对镇政府办公楼、派出所、敬老院等楼顶铁皮瓦进行拆除,改建成具有客家元素的树脂瓦面。四是从源头上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投入资金70多万元,规范村级治理和清运,特别是对“三边”整治、清理,确保不留卫生死角。
三、完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推进惠民工程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我镇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抓好惠民工程建设。一是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继续做好“7·14”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投资18.8万元分别对石坑中学侧和马径村委会侧的水毁河坎进行修复,确保学校师生和过往群众的安全。二是按照中央资金的分配,投资3.25万元对龙凤村的小农水灌溉圳道进行清淤和维修,使该村的农田灌溉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筹资近百万元改造蓝坑洪屋坎至岭村水口2.8公里水泥硬底化建设,筹资15万元铺筑岭村村址至大坑里1公里的水泥硬底化。四是筹集40多万元对因受“7·14”特大洪涝灾害冲毁的马牙水口桥进行重建,该桥已建成通行,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以点带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我镇以马径、七朱村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积极借力帮扶挂钩单位和发动各界社会贤达热心捐资,以点带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前进。
马径村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完成了对主村道的美化、绿化、亮化建设;成立了保洁队伍,顺利通过了市、省卫生村验收;完善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完成村委会办公楼升级改造工程,设置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等;建起占地600平方米的村文化体育活动小广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投入10多万元建起平安视频监控系统;完善卫生站建设,保障群众卫生健康。
七朱村投入资金80多万元,完成了对主村道的美化、绿化、亮化建设;成立保洁队伍整治周边环境,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建成占地1200平方米的村文化体育活动小广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新修了1000多米三面光圳道,铺筑了500多米水泥路,挖补了500多平方米村道。
五、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扶贫双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把扶贫双到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领导包村、工作组驻村、干部包户,认真落实帮扶工作。一年来,在挂钩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投入资金七百多万元,对蓝坑村、澄上村、马径村的村容村貌进行绿化、美化、亮化,修建各项基础设施设施等。二是争取各界支持,共投入资金50多万元全面修缮改造敬老院,为五保老人提供较为舒适的居住环境,确保孤寡老人晚年生活无忧、颐养天年。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原则,制定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成立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组,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零容忍”,加大“打违治非”力度。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我镇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落实教育事业、防洪防汛、护林防火、综治维稳、国土管理、民政救济、民兵武装等其它各项工作,促进我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六、想方设法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各部门配合抓、全社会支持抓,将责任制细化到每位包村包户干部身上;对流动人口的婚育状况进行严格把关,努力遏制流动人口的政策外生育现象;全面落实春、秋季计生集中服务月活动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大工作,大力宣传,加强服务,抓好“四术”落实。2014年计划生育率为91.12%,人口出生率12.91‰,落实四术273例,其中结扎144例,放环119例,长效措施落实率78.98%,全年征收社会抚养费共305.1742万元。
七、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通过多种渠道重点查找镇党委班子及班子成员存在的“四风”问题,并确定整改措施的努力方向,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选优配强村(居)两委班子,实现了村(居)两委班子交叉任职百分百。重点整顿后进村治理“庸、懒、散、软”问题作风,以村“两委”换届“回头看”活动为契机,打造后进村变先进村典型。继续深入推动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文明窗口服务,认真履行政府廉政承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通过引导和促进镇、村干部务实干事,创先争优,政府公信力和号召力有效提升。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归功于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镇人大的有力监督支持,归功于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全镇人民的共同奋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镇政府,向全镇人民、全体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石坑镇事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差距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二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不够广;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交通瓶颈严重,区位劣势明显。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振兴发展主线,扭紧“三大抓手”,坚守“两条底线”,突出一个重点,大力解放思想,并不断改革创新,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工作计划,努力开创新一年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扭紧“三大抓手”,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1.以农田、水利、交通建设为抓手,谋划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8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100多万元,目前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
——抓好琴江河水系联通工程项目。计划对石坑境内全长27公里的琴江河主要河道进行清违、清障、清淤。
——抓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要求各村及早谋划,勘查取水点,安排好供水管线布置。
——抓好道路交通项目申报。加快推进县道X010线梅县区石坑至兴宁龙北段新(改)建工程建设,推动县道升省道工作,澄上至兴宁合水上官瓶颈段改建工程,今年完成测设工作。对龙径村至圩镇的X026线升级改造为S333线,该项目已进入省交通厅实施建设项目“笼子库”;充分利用济广高速在梅西镇设立出入口的良好契机,争取各级的支持,将石坑圩镇至梅西白面高速出口X010线升级改造S239线,该项目已列入省交通厅项目规划。
2.以圩镇扩容提质为抓手,谋划圩镇新区建设
——分期实施圩镇新区建设项目。第一期完成30亩土地征收丈量工作,6月底前要实现项目落地。聘请专业规划设计队伍对圩镇新区进行设计规划,拟建成圩镇综合新区,完善配套超市、幼儿园等设施。第二期规划依托建成新区再扩大500亩控制范围,建设集镇级森林公园、全民健身登山公园于一体的圆墩山健身登山休闲公园,提升圩镇的格调和档次。
3.以招商引资为抓手,谋划全年经济工作项目
——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在抓好原有万亩高山油茶、万亩石坑土茶和万头种猪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引进天草农业发展公司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争取把天草农业发展公司培育发展为规模以上企业。
——打响梅县柰李品牌。通过“一个宣传片、两个活动”大力推介梅县柰李品牌,通过梅州视窗摄制介绍柰李从种植到采摘一系列的生产管理过程,突出无公害、安全、绿色食品,提高梅县柰李知名度。开展“天草杯”柰李花摄影大赛;举办柰李现场采摘自驾游活动,借助天草农业发展公司的电商平台推销梅县柰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做强做大现有企业。支持鼓励本地石坑客乡酿酒有限公司增资扩产,今年预计增加投入1500万元。
——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计划引进乡贤企业深圳市志诚达物流有限公司在本镇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广东省志诚达再生能源物流有限公司;在澄上村原澄上小学闲置校舍引进乡贤建设梅县绿林农林有限公司发展木艺制品加工业,占地面积约10亩,预计前期投资约1200万元。
——外出招商。根据区委工作安排,我镇要完成年度5个招商引资项目,其中1个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任务,结合我镇实际,我镇加强与深圳梅县商会乡贤联系,现已与丰联塑胶、利裕达两家企业签订招商服务协议,到城东白渡园区落户;借助增城石滩镇帮扶我镇契机,拟引进一家上亿工业企业广州增立钢构有限公司落户我区畲江工业园区。
(二)坚守“两条底线”,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抓好省级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今年新增1.6万亩生态公益林,种植5975亩碳汇林,规划镇级森林公园建设;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规划长布、澄上为美丽乡村示范点,以点带面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进行高音喇叭巡回宣传等方式,提高群众防火意识;组织护林防火巡查队伍加强巡查,落实网格化管理防火责任制,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投入资金配备扑火装备,加强对各类特殊人员和儿童的看护和监管,坚决遏制野外用火。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筹资90多万元建设平安视频监控系统及镇级综合调度平台,在圩镇重点地段、主要出入路口按照38个高清摄像头,加强对全镇的社会治安预警监控,打击、震慑违法犯罪行为。针对本镇干部缺编较大的实际,成立镇级综合调度平台,在全镇6个制高点安装高清摄像头,把平安视频监控系统接入调度平台,加强对全镇的社会治安、护林防火、国土巡查等情况的预警监控,高效保障社会稳定。为做好“两违三抢”防控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用地、合法建筑。同时,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成立整治“两违三抢”工作领导小组,与各村签订责任书,把控制违法建设用地纳入村委及村干部的年终考核。组织巡查队伍,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日常巡查,发现违建问题立即跟踪处理。
(三)突出“一个重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定期驻点联系群众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密切联系群众为重点,及时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为石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目前,在开展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中,了解到镇中心小学门口校道弯多路窄,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且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多方筹资40多万元对小学校道进行扩宽,重新铺水泥路面,切实解决小学路难行的问题。自开展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以来,已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136条,当前已解决127条,群众较为满意。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镇政府将把加强自身建设贯穿在依法履职的全过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深化作风建设,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今年的时间已将过半,要完成好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就要有只争朝夕、迎难而上的精神。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主动适应新常态,真抓实干促发展,为建设美丽幸福石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