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人民政府新城办事处 > 工作动态

找差距补短板!推动创文攻坚,梅县区新城办这样干

时间:2020-07-27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2020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大考之年、决胜之年。作为梅县区创文的主战场,新城办事处严格按照梅县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抓整治、补短板、强弱项,开足马力高标准推进创文各项工作,推动创文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走。

微信图片_20200727174414.jpg

志愿者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创文等知识。

  今年6月,新城办事处召开创文工作推进会,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结合实际,围绕“为民惠民靠民”宗旨,认真分析当前短板问题,厘清整改项目清单,统筹各级力量,细化责任分工,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创新、强化硬件提升、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建设,全力打赢创文攻坚战。

  关键词1:环境提升 

  建设重点民生工程 提升群众幸福感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笔者来到位于梅县区新城办事处的西桥头小区,眼前是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西桥社区党总支书记温清华告诉笔者,今年6月,西桥头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小区里正进行公共供电、电信电缆改造。

  笔者了解到,西桥头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共有14栋楼、37个楼梯、491户业主。由于年久失修,小区内地面坑洼不平、线路杂乱,同时存在乱搭铁皮瓦等行为。今年,梅县区计划对全区13个老旧小区进行公共空间美化、公共排水系统升级、停车线规划等改造,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现象,该小区便是其中之一。

  “这是让老百姓得实惠的民生工程,当然要全力支持和配合。”西桥头小区业委会主任曾纪准说,在前期的住户意愿调查中,95%以上的住户支持进行改造。

  “西桥头小区改造项目已纳入2020年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中央资金补助项目,总投资505.08万元。”温清华介绍,该小区改造项目包括铺设沥青道路、划分路面停车线、清理公共排水系统、首层楼梯间增加树脂瓦雨棚,首层铁门和外墙刷漆以及公共供电、电信电缆改造等,预计今年底完工。

  笔者走访了解到,在新城办辖区范围内,像西桥头小区这样“上了年纪”的居民小区不在少数,它们往往面临着道路狭窄、墙面斑驳、设施老旧等问题,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困扰。

  在锭子桥社区一小区门口,随着辖区内住户车辆逐年增多,因停车位不足导致的车辆乱停放现象日益严重,针对这一情况,今年7月,新城办加大投入,将废旧绿化带提升改造为便民停车场,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共增加16个停车位,缓解了周边住户“停车难”的问题。

  梅县区新城办事处副主任赖通贤介绍,新城办辖区范围内共有97个小区,老旧小区占了95%以上。今年以来,新城办事处结合实际,对照创文居民小区测评体系标准,科学谋划整改方案,并选定2个无物业小区作为示范点,采取“3+1” 模式,指导组建小区业主委员会、党支部、志愿者小分队,协助条件成熟的小区引进专业物业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

微信图片_20200727174617.jpg

志愿者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创文等知识。

  与此同时,新城办各个社区分别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队伍,全面整治老旧小区四线乱象、安全隐患等“六乱”现象,全面提升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和“颜值”。

  关键词2:垃圾分类 

  开展垃圾分类试点 助创文提质升级

  “快来帮我拍个照,我发朋友圈!”日前,一场主题为“垃圾分类我能行 绿色家园我先行”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新城办富贵社区状元楼小区举行。

  在活动现场,不少市民来到印着垃圾分类口号的宣传板前,与其同框拍照并转发到朋友圈。志愿者也为市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资料,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许多小朋友也积极参与其中,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玩起了垃圾分类的小游戏。

  微信图片_20200727174842.jpg

  “垃圾分类是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好事,应该扩散出去让大家都来了解。”市民黄小姐说。

  今年4月,梅县区新城办事处确定为梅州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以辖区5个小区为试点单位,先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投放到位、宣传到户、督导到点,致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和做法。

  为此,新城办接连举办了多场宣传活动,通过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游戏互动、知识抢答、制作垃圾分类动画、垃圾分类主题歌曲等一系列活动,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参与热情,让垃圾分类知识进入千家万户。

微信图片_20200727174926.jpg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是推动创文提质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凝聚合力,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了,脏乱差现象必将大大减少。”新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提高社会各界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根本。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市民能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引导他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逐步形成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

  日前,笔者走访新城办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和谐家园小区时看到,小区内的智能垃圾分类亭已经安装完毕。垃圾桶共有4种类别,分别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每个垃圾桶前印制了居民日常投放的垃圾的标志,居民投放时可参照进行投放。

微信图片_20200727175007.jpg

工作人员对居民小区内即将投入使用的垃圾分类设备进行检查。

  “接下来,我们将为每个居民发放智能卡,刷卡后就能进行垃圾投放,居民也可以使用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投放。”社区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关键词3:文明实践 

  搭建文明实践平台 传递文明正能量

  走进位于新城办西桥社区的和谐家园小区,一座崭新的党群活动室坐落在小区门口。活动室的桌面上摆放着创文、垃圾分类、居民健康素养66条等宣传材料,书架上还有不少书籍可供免费阅读,小区居民在此或翻阅书籍,或闲聊家常。

  据介绍,为充分整合资源,搭建文明实践平台、丰富实践内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5月,新城办在西桥社区和谐家园小区内打造了集业主委员会、小区党支部、小区志愿服务岗、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于一体的党群活动室,业主的居住环境、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微信图片_20200727175056.jpg

新城办通过在居民小区内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程江社区范屋祠堂,为更好地发挥志愿者在文明创建、实践育人、思想引领方面的积极作用,该社区定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范屋祠堂举行消防安全演练、世界无烟日宣传、环境卫生大整治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深受群众好评。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看似一个固定活动载体,实则可在任何时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文明”也可以通过多角度潜移默化地感染群众,激发、升华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个市民意识到创文真正的好处,传递文明正能量。

  今年以来,新城办精准吃透《梅州市梅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精神,严格对标文明实践内容和工作任务,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规范化建设。同时,结合城区实际,将文明实践与居民小区志愿服务、活化城中村祖屋祠堂结合,设立和谐小区、西桥头小区、金富花园、程江社区范屋祠堂等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以点带面,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文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实践,它倒逼城市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式的建立、修正、补充、规范。”梅县区新城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扬表示,接下来,新城办将认真总结创文经验,进一步完善制度、厘清权责以形成长效机制,打牢创文工作各项基础,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让广大群众共享文明成果。

  来源:南方日报·梅县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