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梅县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明方向、实举措、建机制,补短板、锻长板、塑亮点,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美丽兴旺新城镇、宜居宜业新乡村,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区委书记温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锋主持会议。
温助民指出,“百千万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省委着眼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对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以来,我区按照省委、市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抢抓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机遇,主动谋划、迅速行动,分门别类、靶向问诊,系统提出了“123456”工作举措,绘就了区镇村高质量发展蓝图。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在县域经济质量、镇域经济发展、村级发展水平、党员干部内生动力、体制机制完善上仍有短板不足。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在“百千万工程”框架下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美丽兴旺新城镇、宜居宜业新乡村,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温助民强调,要突出重点、奋勇争先,切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开好局起好步。一要在做大县域上持续发力。树牢“经营城市”理念,全面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一中心四片区”城市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打造高品质城市。二要在做强产业上持续发力。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增资扩产,主动对接制造强省产业分工,全力培育壮大铜箔、装备制造、智能家电“2+1”现代工业集群,不断做大经济规模、做大经济总量、做大经济蛋糕,全力打造工业强区。三要在做特镇村上持续发力。持续深化对镇情、村情的认识,加强谋划、精准画像,找准各自赛道,谋实具体项目,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推动镇村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四要在做美乡村上持续发力。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规划约束,用好农村建房智慧管理平台,推行集中大扫除活动,增强村民参与感、荣誉感,合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要在做活文旅上持续发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旅游+”多元文旅新业态,高质量建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六要在做优生态上持续发力。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修复,治水兴水、治林兴林,深入实施绿美梅县生态建设十大工程,实现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城在林中、村在景中,高质量建好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温助民强调,要加强保障,狠抓落实,凝聚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快健全完善区负主责、镇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指挥效能,保障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确保“百千万工程”主战场部署到哪里,全区力量就跟进到哪里、资源要素就配置到哪里,集中财力、集中资源,合力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二要压实工作责任。各镇要持续细化提升“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年底各镇建成建好 “打卡点”。各指挥部专班要指导支持各镇高质高效落实重点任务。有关部门要紧密合作、协同作战,全力支持镇村高质量发展。要建立“百千万工程”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全面增强领导干部高质量发展本领,确保区、镇、村每年有新变化、新成效、新亮点。三要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真正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制定、成效在一线体现。四要加强督查考核。比学赶超,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事创业氛围,真正让“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场”成为党员干部锻炼成长的“大舞台”。
会上,还观看了梅县区“百千万工程”专题片和浙江乡村振兴专题片;传达了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通报了到浙江学习考察情况;举行产业村长聘书、无信访村牌匾颁发仪式;畲江镇、雁洋镇、松口镇、水车镇、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和产业村长代表作交流发言。
当天上午,梅县区还组织各镇(高管会、办事处)党(工)委和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前往丙村镇、雁洋镇、畲江镇现场考察圩镇改造、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示范点,学习好经验好做法,感受梅县“百千万工程”在新征程上取得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