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海滩、山间溪流
都是孩子们暑期游玩的热门选择
但在这些看似平静的水域下
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
防溺水安全教育
是每位家长和学生的一堂暑期必修课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梅县区丙村中学
看看他们如何为孩子们
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溺水防线
暑期来临,汛期又至,防溺水安全教育进入关键时期。为提高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防止溺水事件发生,暑假前,在梅县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梅县区丙村中学联合梅州曙光应急救援队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指导学生学习防溺水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全力吹响防溺水安全的号角。
眼前正在给学生们讲课的便是来自梅州曙光应急救援队的曾柳琼,她通过生动讲解、现场提问和实操演练等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溺水的危害,并指导学生们如何在水中保持冷静,如何使用身边物品进行自救。通过模拟溺水救援场景,救援人员让学生们现场体验如何正确向溺水者抛投漂浮物及递出长竹竿等施救措施。曾柳琼强调,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向溺水者施救,切勿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
梅县区丙村中学副校长 肖来生:“防溺水的一些知识、救援的方法等等,都能够比较直观地表现出来,而且也更有现场感、更有说服力,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为确保防溺水教育的深入有效,学校构建了以家长和班干部为核心的支持体系,形成了一股家校共育、师生参与的强大合力。
梅县区丙村中学语文教研组副组长、902班班主任杨雪娟:“在防溺水宣传教育当中,我们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我们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安全的守护者。通过定期与家长的沟通,强调溺水的危害和预防的方法,同时,利用班干部的领导力,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制定安全措施。”
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班干部积极参与到防溺水宣传教育的各项活动中,他们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仅严格遵守防溺水“六不准”,严格遵守“两会”,还主动向同学们传播安全知识,提醒大家在游泳或玩水时保持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梅县区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还充分发挥了属地管理优势,鼓励学校与派出所、村委会等基层单位建立紧密的联动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巡查力度,确保防溺水工作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角落。
丙村派出所副所长 梁增志:“我们会主动联系学校,举办防溺水的知识讲座和班会,通过我们身边活生生的案例,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私自下水游泳的危险性。在丙村,大家也有游泳的习惯,很多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都还会去游泳。组织日常巡查的时候,如果发现有学生、有小孩跟着大人去游泳,我们都会及时提醒,制止他们私自下水游泳,提醒家长照看好小孩。”
丙村镇红光村村干部 温向强:“我们会走村入户,强调溺水事故的严重性和预防的重要性,发放防溺水宣传手册或折页,包含溺水自救互救知识、安全游泳常识及危险水域识别等内容。利用村广播、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播放和推送防溺水宣传信息,扩大宣传覆盖面。”
温向强表示,所有危险水域的显著位置通常都设置了警示牌,明确标注“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等警示语。在溺水事故高发期,辖区内的专职人员或志愿者也会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劝阻违规下水行为。
入夏以来,梅县区各中小学都陆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旨在为学生们筑起一道道坚实的生命防线。在此,我们也给家长整理了一些实用小贴士,希望能共同为孩子撑好防溺水这把“安全伞”。
预防是保障学生安全最基础性的
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预防学生溺水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
防溺水知识的传播者和行动者
才能防患于未然
记者/责编:肖晓美 沈威
制作:肖晓美
初审:李抒洋
审核:谢勇
监制:罗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