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公共文化服务专栏 > 松口图书馆 > 工作动态

【雨水】主题书单 | 一场春雨唤醒一朵花,一本好书唤醒一个灵魂 。

时间:2024-02-24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传统二十四节气—

雨水节气


图片



图片



图片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图片



图片


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的2月18日或19日。雨水节气预示着冬天即将结束,气温逐渐回暖,降雨增多。


图片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雨水节气通常预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元人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在《逸周书》中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述。


图片



图片


雨水三侯

一候獭祭鱼


图片


獭,又名为水拘贼或食鱼。祭鱼,即川鱼祭天。雨水时节,冰开始融化,水獭在水里面很容易将冰打破。围着自己摆成一圈,而自己就将两只前爪拱在身前,像祷告祭奠天地。

二候鸿雁来


图片


雁,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南方天气暖,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三候草木萌动


图片


再过五日,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图片



图片


雨水习俗

忙春耕


图片


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雨水至,春耕忙,此时正是准备春耕春播的好时机。农民忙着翻田,将杂草等深埋地下,经雨水一泡,正是农作物最好的有机肥。

占稻色


图片


“占稻色”一开始是为了通过爆糯谷占卜收成。爆米花即“炮谷”,把大锅烧干,再把糯米、稻米放进去,米粒在高温下爆为米花。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雨水时节吃爆米花,以期许今年的好收成。

食春芽


图片


“不时不食”,在雨水这天,就要吃几口刚冒头的春芽。荠菜、香椿、豆芽……一口下去,便是占尽最好的春光。雨水时节,春笋的长势尤其凶猛,正是食用的好时候。雨水吃春笋,一来吃它的鲜嫩,二来也是取一个节节高升的好意头。


图片



图片


雨水主题书单

馆藏地址:松口图书馆湖畔书房

《中国红包》


图片


内容简介:

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好奇,好奇自己,自己的家,家中的人、事、物,然后扩大到整个社会、国家……孩子像历史学家,问自己的来源;像文化人,问祖辈的生活、事与物;像哲学家会思考……怎么让他们满足上述的想象与求知,这套“中国符号绘本”可以由亲子阅读来完成。中国人看见红包就会本能地开心,红包里包的不仅是钱,还有祝福和心愿,是喜庆吉祥的集合。《中国红包》展示中国货币发展简史,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交往史。本书既是适合学前亲子阅读,完成陪伴式成长的家庭教育绘本,也是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初级读本和大人作为艺术绘本的收藏书籍。

《中国元宵》


图片


内容简介:

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好奇,好奇自己,自己的家,家中的人、事、物,然后扩大到整个社会、国家……孩子像历史学家,问自己的来源;像文化人,问祖辈的生活、事与物;像哲学家会思考……怎么让他们满足上述的想象与求知,这套“中国符号绘本”可以由亲子阅读来完成。惟妙惟肖的《中国元宵》绘本将元宵这道美食化成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视觉盛宴,绘者的构思充满想象,将调馅的过程化为太极图,将白皮黑馅化为地平线,各种口味的元宵化作月亮和星球,煮元宵的过程化作浮沉的人生。中间穿插了南北方在叫法和制作方法上的差异,翻完一册,会瞬间被流动着的画面和文字所感染,自然而然地走完了观赏传统文化的旅程。

《看国宝》


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延续超级畅销书《幼儿趣味中国历史绘本》的画风,是一本画给孩子的“国家宝藏”,书中为孩子详细讲述了数十种国宝背后的历史背景、相关人物、传奇故事。精细手绘,高度还原国宝外观,Q版呈现相关知识点,严谨与趣味共存。还有大量扩展知识:如各大古墓故事、各大博物馆震馆之宝等。让孩子听国宝讲故事,跟着国宝学历史。用有趣的故事,丰富的国宝扩展知识,培养孩子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建立起横纵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我去故宫看国宝·第一卷》


图片


内容简介:

六百年的故宫,五干年的中华文明。浑厚朴拙的陶器、庄重典雅的青铜器、温润纯美的玉器、或清雅或富丽的瓷器、笔墨清香的书画……都是时光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一件件稀世国宝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故宫里与我们相遇。穿越历史,读故事,赏国宝,濡养中国文化的大智慧、大格局。

《我去故宫看国宝·第二卷》


图片


内容简介:

六百年的故宫,五干年的中华文明。浑厚朴拙的陶器、庄重典雅的青铜器、温润纯美的玉器、或清雅或富丽的瓷器、笔墨清香的书画……都是时光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一件件稀世国宝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故宫里与我们相遇。穿越历史,读故事,赏国宝,濡养中国文化的大智慧、大格局。

《我去故宫看国宝·第三卷》


图片


内容简介:

六百年的故宫,五干年的中华文明。浑厚朴拙的陶器、庄重典雅的青铜器、温润纯美的玉器、或清雅或富丽的瓷器、笔墨清香的书画……都是时光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一件件稀世国宝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故宫里与我们相遇。穿越历史,读故事,赏国宝,濡养中国文化的大智慧、大格局。

《我去故宫看国宝·第四卷》


图片


内容简介:

六百年的故宫,五干年的中华文明。浑厚朴拙的陶器、庄重典雅的青铜器、温润纯美的玉器、或清雅或富丽的瓷器、笔墨清香的书画……都是时光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一件件稀世国宝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故宫里与我们相遇。穿越历史,读故事,赏国宝,濡养中国文化的大智慧、大格局。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