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公共文化服务专栏 > 松口图书馆 > 工作动态

腊八节 | 吃一碗腊八粥,愿幸福常伴你“粥”围

时间:2024-01-26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图片

2024年01月18日

『农历腊月初八』

过/了/腊/八/就/是/年

图片

图片

腊八节的起源

图片

图片

过/了/腊/八/就/是/年

图片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腊祭的习俗,腊祭的对象,则是祖先以及五位家神(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

而腊八的形成与演变更是源远流长。自上古至商周,再到先秦,腊八这个传统节日还真不来虚的,经历了几千年的更迭。

图片

图片

图片

腊八节的故事传说

图片

过/了/腊/八/就/是/年

图片

图片

  传说一

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赤豆打鬼”这一传说可古老了,来自于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据说他有三个儿子,生前大抵是福报没积累够,身后变成了恶鬼,专门吓唬魂魄不稳的孩子,古时候的人们普遍相信鬼神之说,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大多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也就是我们说的红豆,因此有了“赤豆打鬼”的一法。

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给小朋友喝下,就不会受其惊扰,以求祛疫迎祥。

图片

图片

农历腊月初八

图片

图片

  传说二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传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明太祖朱元璋还未建立明朝时,曾落难在牢监里受苦,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他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在监牢中哪里有一顿好饭,这些反而成了十分难得的食物,于是他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又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后来明太祖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图片

图片

农历腊月初八

图片

  传说三

相传腊八节有一段关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时值数九严冬,岳飞带领的兵将衣食不济、挨饿受冻,当地百姓深受金兵之扰,都盼着岳飞将军能打败金兵,于是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岳飞死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这天,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图片

图片

  传说四

   当年秦始皇下令修长城,民工们日夜赶工不能回家,吃饱全靠家人送粮,难免有很多人家里隔山隔水,路途遥远,不少人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这天,民工们把自己残存的杂粮放在一起煮了一锅粥,每人一碗来抵御寒冷。

后来为了纪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煮腊八粥喝。

图片

农历腊月初八

图片

图片

腊八节的习俗

图片

 

过/了/腊/八/就/是/年

图片

图片

  腊八粥

腊八粥中寄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粥在做时需用文火慢慢熬到粘稠,这是因为要取其“粘连”谐音,寓意“连年丰收”。至于那些配料,桂圆好比“富贵团圆”,百合象征“百事和睦”,核桃代表“和和美美”,红枣花生则是“早生贵子”。关于“好日子”的愿景,就这样通过食材的美妙寓意而与舌尖上的味道联结了起来,它炸开在味蕾之上,也被安放到了心底里。

图片

图片

农历腊月初八

图片

图片

  腊八醋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图片


图片

  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传统面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

图片

图片

  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

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

图片

农历腊月初八

图片

图片

图片

腊八节书单

图片

过/了/腊/八/就/是/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