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公共文化服务专栏 > 梅县区图书馆 > 工作动态 > 最新资讯

讲给孩子的二十四节气——处暑

时间:2024-08-30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讲给孩子的二十四节气——处暑


图片



图片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开始于每年的8月22到24日,持续半个月的时间。“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

01 节气渊源





图片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的本义是“止息”“停留”的意思。《说文解字》曰:“处,止也。”“处暑”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

  “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在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

  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即小暑节气、大暑节气、处暑节气,按顺序分别为初暑、中暑、末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酷暑时间比较长。

  “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到了处暑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暑气下降马上就凉爽。处暑节气虽然还是热,但气温已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




02 处暑三候





图片





  古人将大暑划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总结出每一候当中相对应的物候现象,也就是处暑三候的“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


  一候鹰乃祭鸟



图片


  此节气中适应鹰类活动,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会把捕捉到的猎物摆放在地上慢慢享用,就像是陈列祭祀。

 

 二候天地始肃



图片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落叶纷飞,古人为了顺天地肃杀之气,常在这时处决犯人。


  三候禾乃登



图片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丰登”,进入收成时节。




03 处暑习俗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客家地区,做好鸭子菜也会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图片



祭祖扫墓

  一些地方在处暑期间祭祖扫墓的习俗,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图片



放河灯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图片



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地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


  图片





04 处暑文学





图片


谚语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热熟谷,粒实鼓。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仓廩。


图片


诗人眼中的“处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