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公共文化服务专栏 > 梅县区图书馆 > 工作动态 > 最新资讯

讲给孩子的二十四节气——大暑

时间:2024-07-23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赤日几时过,

清风无处寻。

大暑,六月中。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历史渊源

图片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大暑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大暑三候

图片

  古人将大暑划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总结出每一候当中相对应的物候现象,也就是大暑三候的“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

 一候 腐草为萤

图片

  一候,腐草为萤。《格物论》说:“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亦有鬼火之称。在古代,科学并不发达,那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只能以主观意识来猜测和推断。

二候 土润溽暑

图片

  《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闻一多先生在《大暑》中写道:“我们园里的丝瓜爬上了树,几多银丝的小葫芦,吊在藤须上巍巍颤,初结实的黄瓜儿小得象橄榄……”别具意趣。

三候 大雨时行

图片

  三候,大雨时行。《逸周书》曰:“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因此,大暑时节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季节。

大暑习俗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有该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消暑凉品,现在全国各地都可以吃到。

图片

吃荔枝

图片

  在著名的荔枝产地莆田有大暑吃荔枝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先将鲜荔枝浸干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

  斗蟋蟀

图片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中国很多地区的人们有茶余饭后斗蟋蟀取乐的风俗。大人会带着小孩抓蟋蟀,然后玩起斗蟋蟀的游戏。

晒伏姜

图片

  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干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大暑文学

图片

大暑谚语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诗词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图片

图片

《大暑》

【金】赵元

旱云飞火燎长空,

白日浑如堕甑中。

不到广寒冰雪窟,

扇头能有几多风。

图片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图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