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公共文化服务专栏 > 梅县区图书馆 > 工作动态 > 最新资讯

讲给孩子的二十四节气——雨水

时间:2024-02-23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雨水

RAIN WATER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图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真的来了。

01历史渊源

图片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南方的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都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华南地区则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02雨水三候

图片

/一候獭祭鱼

图片

  獭,又名为水拘贼或食鱼。祭鱼,即川鱼祭天。雨水时节,冰开始融化,水獭在水里面很容易将冰打破。每到这个时候。水獭都会把自己从水里面捕到的鱼摆放在树木之上,围着自己摆成一圈,而自己就将两只前爪拱在身前,像祷告祭奠天地、感恩自然一样,在圈里面转上一圈。

/二候鸿雁来

图片

  雁,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南方天气暖,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三候草木萌动

图片

  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将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03雨水习俗

回娘屋

图片

  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撞拜寄

图片

  “撞拜寄”就是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这天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找干爹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女健康平安的成长。

  接寿

图片

  接寿习俗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祭龙船

图片

  祭龙船是一种祈求丰收和平安的仪式,人们会将精心制作的龙船放入江河中,希望能够得到龙神的保佑。

踩高跷

图片

  踩高跷则是一种传统的表演活动,人们会在雨水节气这一天踩着高跷表演各种技巧动作。

尝新粥

图片

  还有一些地方会在这个时候举办“尝新粥”的活动,人们会煮一锅特别的粥,代表着新的一年开始了。

04雨水文学

图片

  春天离不开雨水的滋润,春天的雨水,润物无声,让枯木得以逢春,让种子得以萌发。有关雨水节气的农事与气候谚语有:

春雨贵如油。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雨水诗词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图片

《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图片

《七绝·雨水时节》

宋·刘辰翁

郊岭风追残雪去,

坳溪水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

这里山花那日开?

图片

《春雨后》

唐·孟郊

昨夜一霎雨,

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

虚庭草争出。

图片

《春雨》

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

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

野塘漫水可回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