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公共文化服务专栏 > 梅县区图书馆 > 工作动态 > 最新资讯

讲给孩子的二十四节气——立春

时间:2024-02-04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图片

图片

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也。

01历史渊源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

02立春三候

图片

一候东风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

三候鱼陟负冰

一候 东风解冻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此时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图片

二候 蜇虫始振

  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说明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

图片

三候 鱼陟负冰

  陟是升的意思,鱼因为水底气暖,感知阳气而上升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图片

03立春习俗

报春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古人重视立春,有迎春之仪。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希望新的一年"春风得意"。

图片

打春牛

  立春时节,还有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的习俗,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立春时,民间制作春牛,鞭打之,意在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春耕生产,莫误农时,同时也祈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图片

咬春

  立春日时令饮食是作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以迎春、庆春。春饼是立春日典型的时令食品,取生菜、果品、饼、糖等置于盘中,取迎新之意,时称“春盘”,也可赠送亲友品尝。

图片

探春

  立春之日,人们喜欢在这春临大地、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踏春以散步为主,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或登山远足,或漫步林荫,不计速度,只求消遣,其乐无穷。探春之后,一直到清明、端午,都是外出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图片

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由能手好匠精心制作春牛图像。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图片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图片

戴春鸡

  戴春鸡是古时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图片

04立春文学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也是最受农民重视的节气。有关农事及气候的节气谚语有:

图片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图片

立春诗词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
近水游鱼迸冰出。

图片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图片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图片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怀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图片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

以温暖的视角凝望生活

找寻到生命中的“小美好”

迎接每一个生机勃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