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公共文化服务专栏 > 梅县区图书馆 > 工作动态 > 最新资讯

讲给孩子的二十四节气——冬至

时间:2023-12-26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图片

图片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图片

[ 冬至由来 ]

图片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图片

冬至气候]

图片

  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在冬至这一天及其前后,一些植物和动物会展现出特定的物候现象。以下是与冬至相关的一些物候现象:                 

图片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图片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图片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冬至习俗 ]

图片

  画九

  “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

  吃汤圆

  在南方许多地区,冬至有吃“汤圆习俗”。“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

  吃腊与姜饭

  烧腊是两广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吴川人素有这个习俗。

图片

[ 冬至诗词]

图片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

西北风袭百草衰,

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

却见金梅竞艳开。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图片

[ 延伸活动:搓汤圆 ]

图片

  课堂结束后,孩子们一起参与搓汤圆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揪起一团面,搓圆、拍成饼状,然后在面饼上放一小团豆沙馅,用面将馅裹起,搓圆。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诞生了,在这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大家一起感受冬日的乐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