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 法治建设工作

梅县区法治建设工作信息(第21期)

时间:2025-08-13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第21期

(2025年7月)

 

  ■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7月10日,区委书记、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主任温助民同志主持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传达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进一步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文章精神,研究部署梅县区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听取了丙村镇、区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同志2024年度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报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及其主要事项分工方案。该工作要点及分工方案已印发执行。

  7月21日,梅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梅州市梅县区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安排,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高质量完成国家和省、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

  梅南镇召开镇委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梅南镇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精神,并按照《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梅州市梅县区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对全面依法治镇工作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部署。

  ■ 法治实践

  深入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7月15日至24日,区司法局联合区委依法治区办、区纪委监委、区检察院组成指导调研工作组,强化统筹协调和法治督察,围绕贯彻落实省、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部署、全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推进会精神、专项行动自查自纠情况以及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工作开展指导调研。通过走访畲江镇、城东镇,区公安分局、民政和人社局、住建局、应急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详细了解各执法单位的涉企行政执法工作,现场抽查行政执法案卷38宗,出具评查意见18条,持续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按照上级工作要求,保障乡镇行政执法事项规范有序运行,依据做好编制履职清单相关工作指引,在梅县区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基础上,区司法局对原来由梅县区乡镇行使的行政执法职权事项共381项进行了梳理,形成梅县区乡镇承接区级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共112项)和收回梅县区乡镇区级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共269项),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区政府将保留下放乡镇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及拟收回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按程序提请市政府或省政府公告调整。

  持续推进法治人才培养

  区委依法治区办举办梅县区新时代法治人才培训班暨行政执法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各镇(高管会、办事处)、各执法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相关企业代表共50多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荔湾区政府常年法律顾问、广州铁路运输法院行政庭法官等专家学者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展,在梅县区各镇(高管会、办事处)、区司法局设置分会场,实现多级联动同堂培训。课程设置聚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基层行政执法实践需求,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助力企业经济健康发展;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内容,深入阐释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要求;同时,从行政诉讼实务角度解析行政执法规范要点,不断强化执法人员程序意识与证据意识。

  区法院联合区纪委、区司法局、区普法办组织开展3场职务犯罪案件旁听庭审教育活动,各镇(高管会、办事处)党(工)委和区直部分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其配偶共计190余人次参与旁听庭审。活动注重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与示范引导作用,增强行政机关负责人法治意识,发挥“关键少数”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头雁”效应,提升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的能力。

  区司法局组织开展梅县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实务专题培训,各镇(高管会、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的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共100多人参加培训,通过“区直主会场集中授课+乡镇分会场视频连线”的模式同步开课,便于基层参训,培训邀请梅县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广东客中梅律师事务所杨春燕律师进行授课,精准对接基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工作需求,着重围绕集体土地征收程序、补偿与风险防控等内容,结合实务案例,为参训人员共享专业的实操经验;组织梅县区公职律师到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庭审,12家单位派出其单位公职律师参与活动,通过法治实践不断推进公职律师队伍建设和业务技能提升,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

  区司法局印发《征地补偿安置决定(集体所有土地)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全区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征地项目合法性审核工作效能;印发《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基本流程》,进一步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

  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求,围绕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及卫生制度情况,抽选辖区2家公共场所(影剧院)开展行政检查。

  区疾控中心开展土源性线虫病调查工作;区卫监所完成卫生监督保障工作,目前已出动监督人员131人次,对接待酒店的客房、游泳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公共用品消毒、酒店二次供水设施等和竞赛场馆周边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进一步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顺利开展;由区卫监所、南口镇中心卫生院、大坪镇卫生院组成的梅县区卫健局代表队在2025年梅州市传染病防治监督技能竞赛中取得团体优秀和个人优秀奖;其中,区卫监所同志在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办案项目中获得个人三等奖。

  程江镇到辖区餐饮店、食品销售店等开展食品安全相关检查120人次(食品经营许可证场地核查56份);出动170人次处理各类消费投诉83单;出动80人次开展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开展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检查。

  雁洋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4家;处理政府热线投诉2单;举办餐饮行业培训1场;制止违法行为8次;开展执法检查10次;拆除违建1宗。

  畲江镇开展行政检查共8宗;召开行政执法案件审议委员会会议,对收集或移交的线索进行研判,就是否进行立案进行讨论审议。

  城东镇对石下村相关违章建(构)筑物、铁皮棚进行拆除;开展消防排查三小场所13家、检查危化品企业(油站)5家、非煤矿山1家、尾矿库1家、其他企业10家。

  梅南镇对辖区餐饮服务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水车镇对辖区农业经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大坪镇对12345市民热线群众多次重复反映的诉求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压实部门责任担当,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深入了解群众实质需求,多途径多形式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优化辖区农村宅基地建房相关申请流程、屋顶光伏建设相关流程和标准,减少违建现象。

  坚持法治理论学习。

  雁洋镇组织全体领导干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梅西、城东镇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城东、梅南、南口、石坑镇卫生院召开职工会议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 督察督办

  印发《关于严格落实行政机关依法应诉工作的函》8份,督促提醒区住建局、区公安分局、区自然资源分局(2宗)、南口镇人民政府、大坪镇人民政府、程江镇人民政府(2宗)严格依法应诉。

  ■ 法治宣传

  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在新城办事处召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培训会,办事处干部及辖区5个社区网格干部共80余人参训。培训立足当前高发、新型诈骗手法,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诈骗、网上买卖游戏账号诈骗、“杀猪盘”等常见诈骗犯罪的作案流程与特征;聚焦精准识别、有效劝阻、紧急止损三大关键环节,为参训人员传授实用防范技巧与高效宣传策略,织密基层反诈防护网。

  区司法局、区普法办、区税务局、畲江镇及广东义致律师事务所在畲江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汕梅高速改扩建TJ6标项目经理部开展“法治益企行”活动,广梅高新园区、畲江镇本土企业的企业代表参加活动,活动围绕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等内容开展法律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区公安分局联合区教育局、区水务局以及市海事局松口海事处等部门,多措并举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专项督查,全力撑起防溺水安全“平安伞”,工作组在松口镇、白渡镇检查镇、村、学校防溺水工作职责落实情况,现场查看了防溺水工作相关台账及涉水区域的“四个一”设施配备及维护情况,确保应急救援设备处于可用状态;加强暑期安全教育宣传,提醒家长严管各类车辆钥匙,避免未达法定年龄、无车辆驾驶证的孩子驾驶车辆上路;石坑、畲江等基层派出所联合相关部门到辖区中小学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活动,全力护航辖区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

  程江镇联合嘉应学院医学院火星筑梦志愿服务队,在浒州村举办以“清凉一夏,安全相伴”为主题的暑期防溺水知识教育活动;在扶外村开展以“安全小卫士——防溺水大冒险”为主题的暑期儿童防溺水宣传活动,通过游泳教练现场教学溺水自救办法等多形式,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畲江镇在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前法治宣讲活动,采用“广播宣讲+分班播放PPT”模式,有效突破传统讲座场地限制,实现全校范围精准覆盖,主讲人通过广播讲解电信诈骗、游戏诈骗、暑期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各班同步播放配套课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直观、深入地接受法治教育,受众广泛,成效良好。

  梅西镇聚焦青少年群体,在石篆村委会开展以“珍爱生命,守护成长”为主题的暑期安全教育活动,对防止校园欺凌、交通安全、防溺水等知识进行宣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