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点成效
区检察院联合市检察院制作的微动漫作品《特殊的商标》荣获广东检察机关第二届全省“双十佳”检察新媒体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优秀作品”奖。该作品以动漫的形式演绎了地理标志证明这一“特殊的商标”,引导民众增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意识。
■ 法治建设结对提升
9月9日至11日,广州市荔湾区委依法治区办常务副主任、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华带领工作组赴梅县区开展法治建设结对提升交流活动。梅县区副区长、梅县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海晗出席活动。荔湾区、梅县区委依法治区办在梅县区司法局开展法治建设结对提升工作座谈交流,签署《梅州市梅县区与广州市荔湾区行政复议质效提升结对共建工作协议》,并在梅县区挂牌设立“行政复议质效提升结对共建工作站”,积极发挥行政复议推动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作用及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为梅县区提升行政复议质效“充电赋能”。此外,荔湾区、梅县区委依法治区办先后到丙村镇、雁洋镇、畲江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听取丙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规范化建设、执法相关工作情况,雁洋司法所“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情况及畲江镇咸和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情况。
■ 开学第一课:让青少年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为切实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全区19个乡镇(高管会、办事处)、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等单位积极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以“警心护苗”“检爱同行”“法现梅好”等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主题,在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现场,“法治副校长”、政法干警、律师、志愿者等通过互动问答、专题讲座、趣味游戏等多种形式,宣讲宪法、民法典知识,讲解防范性侵、防范校园欺凌、反诈防骗、预防毒品侵害、网络安全等知识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
此外,区公安分局发挥警营里的“她”力量,成立由女民警组成的“警心护苗宣讲团”,专门对女学生、女教师开展专题座谈;区检察院分别联合市检察院、团区委等多家相关职能部门到松口镇洋坑村、蓬上村等十余个乡村开展关爱农村留守
儿童的“法治进乡村”系列活动,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织密保护网。
目前,全区多家单位已在辖区各中小学校开展法治课,为建设“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奠定良好基础,为青少年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环境,共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扎实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共同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当前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数据出境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服务认证等一系列重要制度。
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区农业农村局到畲江镇开展兽药经营产品质量安全及兽药GSP检查验收工作,加大兽药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和养殖企业的合法权益;开展区级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召开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
区应急管理局、区发改局、区税务局等部门联合召开全区柴油安全专项会议,聘请相关专家对全区自储自用柴油企业、柴油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培训,促进全区柴油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区疾控中心到梅州市嘉鼎水泥厂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
区司法局印发通知做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贯彻落实情况中期评估和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有关工作;印发工作提示函,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印发《关于编制镇级“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有关工作通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组织部、省委社会工作部关于“坚决防止上级部门以属地管理名义随意转嫁责任”的工作要求。
大坪镇对加油站、特种设备、电动车、校园集体食堂、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及宗教场所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水车镇对圩镇范围内的三小场所和公共建筑开展行政检查,做好圩镇高风险区域消防整治工作。梅南镇开展秋季校园食品安全检查;到圩镇商超针对月饼、酒和米面粮油等食品开展执法检查,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进行查处。松口镇到酒店、大型商超、餐饮店、加油站、非煤矿山、燃气站和在建工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丙村镇对省市场监管局和区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的企业进行检查;对辖区餐饮店、超市、酒店等场所开展消防夜查。程江镇开展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领域安全检查,处理各类消费投诉。隆文镇到辖区幼儿园、中小学及午托机构开展安全检查;开展中秋节前安全生产、农机安全及圩镇商铺食品安全检查。雁洋镇开展食品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企业安全生产、规划建设及自然资源、畜禽养殖、信用风险等领域及旅馆业、工厂等生产场所检查;开展重点部位、旅游景点巡逻及农药饲料经营管理和种子质量日常检查;制止林业、违法建设等相关违法行为,处理房屋、道路、土地、围墙等纠纷。城东镇到辖区学校、三小场所、危化品企业(油站)、非煤矿山及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并在中秋期间开展消防夜查。
■ 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加强司法建议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区法院在审理城东镇某山场被倾倒固体废物系列案件时,发现职能部门存在日常巡查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企业及其相关员工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为践行“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环保原则,区法院特向区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开展环境监管预防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司法建议书。
区人民政府收到司法建议书后,高度重视,发文要求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会同各镇(高管会、办事处)和区住建局、科工商务局、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分局等有关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环境监管预防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相关工作。区生态环境分局收文后,专题研究部署:一是加强源头治理,将危险废物日常环境监管工作纳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二是抓好督导巡查,全面掌握危险废物动态信息、组织开展固体废物排查整治、积极开展固体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弄虚作假整治专项行动;三是邀请专家就企业关注的危险废物贮存、识别标志及平台应用等方面开展培训、播放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片普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相关知识。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浓厚
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对辖区内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以案释法、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他们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培育法治观念,争取顺利度过矫正期,重新回归社会。
区普法办编印宣传手册《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申报2023—2024年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两个创新创先项目。
区妇保院、区疾控中心、区中医医院、大坪、梅西、石坑、松口、城东、南口、白渡、石扇、松源等镇卫生医疗机构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学习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清单内容。
区普法办组织评议团成员对区科工商务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妇联及石坑、梅西、松口镇等单位普法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扎实推进全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
白渡镇、石坑镇、松源镇联合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人民调解员与法律明白人培训会,围绕民间借贷、老年人权益保障与继承、打架、赌博、酒驾等常见纠纷处理以及结合近期开展的村(社区)集体“三资”经营性合同法律审核工作,详细宣讲民法典等法律规定,提升参训人员的法治素养能力。
新城、大坪、梅西、程江、桃尧、松口、石坑、石扇、隆文、松源、城东等乡镇持续常态化开展民法典、森林防火、扫黑除恶、反诈骗、应急安全、社区矫正、农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低保政策等普法宣传。
■ 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区普法办、区司法局、区园区办在“律师慧企工作点”开展梅县区商务法律服务月暨“以法慧企 粤行粤稳”涉外法律服务座谈会,进一步推进梅县区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企业高水平对外开放。BPW(梅州)、嘉元科技、庆达科技等大型企业共30多位负责人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