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民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
2022年梅县区户籍居民死亡率为759.62/10万(标化率为431.77/10万)。《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22》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标化死亡率(2010)为484.80/10万。可以看出,梅县区居民死亡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慢性病占死因构成的八成以上
按三大类疾病分类,慢性病为梅县区户籍居民的首要死因,死亡率为683.62/10万,占总死亡数的90%;其次伤害,死亡率为44.65/10万,占死亡总数的5.88%;最后为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率为29.23/10万,占死亡总数的3.85%。
从死因顺位来看,前五位死因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死亡率分别为291.64 /10万(占38.39%)、152.15 /10万(占20.03%)、143.06 /10万(占18.83%)、59.92 /10万(占7.89%)和44.65 /10万(占5.88%)。前五位死因累计构成占全死因的比例为91.02%。
三、不同年龄段人群主要死因存在明显差异
2021—2022年0-4岁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占40.00%);5-14岁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为伤害(占62.50%);15-44岁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为伤害和恶性肿瘤,分别占相应年龄段人群死亡的36.13%和20.17%;45-64岁组人群前两位主要死因均为恶性肿瘤和心脏病,分别占该年龄段人群死亡的38.18%和23.36%;65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要死因为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分别占该年龄段人群死亡的42.27%和20.31%。
四、恶性肿瘤前三位死因是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
恶性肿瘤前三位死因分别为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分别为41.24/10万、24.84/10万和17.05/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比例分别为27.11%、16.33%和11.21%。
五、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死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
梅县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439.40/10万,占所有慢性病的64.28%,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为273.45/10万,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62.23%;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43.06/10万,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32.56%。从性别来看,男性死亡1350例,死亡率为(433.72/10万),女性死亡1356例,死亡率为(445.22/10万),男性死亡率低于女性。
六、COPD为呼吸系统疾病第一位死因
2021—2022年梅县区户籍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死亡率为31.66/10万,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52.85%,占所有慢性病的8.32%。从性别来看,男性死亡166例,死亡率为53.33/10万;女性死亡29例,死亡率9.5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