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审批改革 > 审批标准化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1-08-09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聚焦企业办事堵点痛点难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提升企业获得感,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

  一、深化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一)深化政务服务“就近办”。结合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加快事权下放,目前,下放镇级依申请事项686项(其中委托事项677项,授权事项为9项),村级事项58项(初审事项57项,全权事项1项)。构建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配强政务服务队伍,区级政务服务人员200多人,每个镇(19个)配备了2名,每个村(385个)配备了1名政务服务专职人员,形成了600多人的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人员团队,制定了区镇村三级绩效考核办法,对政务服务人员的工作纪律、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业务流转质效,有效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进一步提升“网上办”、“指尖办”。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原则,目前我区政务服务事项共1306项,其中可登录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办理的事项1146项,占比87.75%。统筹完成区级214项高频事项和教育、民社、农业等15项惠民事项与“粤省事”政务平台对接,初步实现政务事项“指尖办”,同时在“粤省事”政务平台地市特色板块开设了政务服务预约功能,让群众和企业能通过提前线上预约的方式,更好的安排办事时间,避免人流高峰,提高办事效率。

  (三)推行政务服务“免证办”。目前,我区已发布第一

批和第二批免证办清单总共114项,制作了共76个电子印章,每天调用电子证照的次数为500次以上。用省发电子证照(如营业执照)替代原有纸质材料,通过直接在系统调取的方式,取代由办事群众、企业自行提供纸质材料,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

  (四)建立“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构建跨区域协作机制,优化调整通办事项业务规则,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跨省办、省内通办专窗。跨省通办事项65项,跨市通办共222项。

  (五)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对第一批118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对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证照分离”改革模式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全覆盖,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便利。

  (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熟悉掌握系统操作流程,做到全区工建项目审批统一标准、统一受理。目前我区工建项目审批系统已受理事项734宗。

  (七)全力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网上预约、网上预审、网上申办、查询进度;全面推进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一窗受理”;进一步压减审批时间,实现一般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

  二、强化数据运用,提高政务服务能力

  (一)加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区镇村和区直机关事业单位政务外网改造,做好单位和建设方的协调工作,力争在上半年完成我区全部线路的接入、改造、开通和使用,实现千兆到区、百兆到镇、50兆到村,构建高速智能、集约共享、分级保障、安全可靠、面向未来的“数字政府”电子政务外网。

  (二)探索智慧科学的“一网统管”区域治理新模式。结合智慧梅县二期升级改造,探索引入“粤政图”,围绕经济运行、应急指挥、消防救援、住房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领域,扩大智慧梅县政务指挥中心数据接入范围和数量,优化“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等相关功能,推动数据融合共享,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力争打造粤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示范点,目前,“一网统管”相关设计方案正在规划中。

  (三)组织开展“信息系统数据”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政务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资源底数,建立完善我区的政务信息系统清单、公共数据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逐步解决当前系统台账不全、数据家底不清、数据基准性不高、数据碎片化等问题,形成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维护常态化更新机制。目前,已录入信息系统数据91个,数据资源 155条,需求数据16条。

  (四)推进“互联网+监管”应用。依托全省统一的监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完成全区监管事项通用目录及实施清单梳理工作,做到符合认领条件的本级监管事项100%认领,实现名称统一、依据统一、措施统一,完成现有信息化系统改造,实现监管行为数据与监管事项编码关联对应,完成检查实施清单编制100%、检查实施清单正确率100%;推动案源信息和执法信息共享,形成联合监管合力。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加强监管数据整合共享,监管行为数据实现100%覆盖。实现监管过程可追溯、问题可监测、风险可预警。

  三、催化减税降费成效,纾解企业经营难题

  (一)推动落实梅县区开办企业“无费市”。为我区新办企业免费提供营业执照邮寄服务、申请材料复印服务、营业执照作废公告服务和印章刻印服务。提升我区企业开办便利度,实现企业开办全过程“零成本”。

  (二)提高政策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以扎实举措落实好纾困惠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2020年累计减税降费预测2亿元,本级约8000万元,有力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三)深化“银税互动”和“银税互联”工作。加强职能部门与各商业银行联动,鼓励和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依托银税系统互联方式,为纳税(缴费)人继续提供多渠道、多元化、高效率、有温度的税务及金融一体化便利化服务。

  下一步,我区将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放管服”改革为引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完善企业综合服务,提供主动、精准、及时的服务。加快建设服务效率高、管理规范、综合成本低的营商环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一是持续推进迁云上线、政务外网改造和“信创”工程的落实,进一步推进“云、网、数、安”建设,为我区的政务信息化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的支撑。二是进一步提高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数据共享顶层设计,推进智慧梅县平台二期升级改造,优化“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等相关功能,构建更全面更准确更完善的综合信息平台,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逐步解决实现各部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三是继续推广“粤系列”移动服务平台、电子文件的应用范围,提升政府办公信息化水平和办事效率,保障政务信息安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减证便民措施,提高服务效率。


  梅州市梅县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