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月报

梅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

时间:2012-09-05   来源:梅县经信局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2012年上半年,全县消费品市场商品供应充足,居民消费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亿元,同比增长16.5%。

一、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持续旺盛。受市场物价持续上涨,社会消费意愿下降以及受国家部分刺激消费政策退出等多重因素影响,梅县消费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无论宏观经济面出现何种波动,我县居民消费水平仍然保持畅旺,社会零售总额总是保持着15%20%的增长幅度,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亿元,同比增长16.5%。

(二)限上企业数量增加带动了消费增长。我县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和“大个体”达到47家,比上年全年增加16家,大中型商贸企业已经成为我县最具有活力和影响力的销售载体,为繁荣我县消费品市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完成零售额10.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同比增长35%。

(三)节假日市场的拉动,促进了城乡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在元旦、春节、元宵节、妇女节、劳动节、端午节等节假日有利因素影响下,全县城乡市场保持了同步增长、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4.6亿元,同比增长17.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5亿元,同比增长12.4%。城镇市场发展快于农村市场,增幅比农村市场快5.3个百分点。

(四)住宿餐饮市场持续兴旺。随着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流、物流、资金不断涌入,给我县住宿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据统计:上半年全县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3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实现零售额6.1亿元,同比增长19.7%。

二、影响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是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效应逐步减弱,受结构调整制约,虽然开始推行新一波促进消费增长政策,但因补贴范围和力度大幅缩小,对消费刺激作用有限,前几年,国家出台的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陆续退出,电脑电器电视等老的消费增长热点风光不再,新一轮消费热点尚未形成规模,扩大消费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是国家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我县房地产销售增速减缓,影响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和家用电器的销售,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的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增速下降31%,家用电器的零售增速下降19%。
     
三是物价持续高位扼制消费增长。目前,物价上涨压力没有明显缓解,牛肉、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高位运行,粮食、食用油价格稳步上涨,成品油价格处于高位、生产资料、交通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等,严重制约着居民的消费预期。上半年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速下降21%,限额以上单位的成品油零售增速仅9%。

四是居民网购消费占全社会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却无从统计。

、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的建议

(一)继续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借助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构建完整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的培育。为农民就业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零售额的比重,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二)落实促销政策,加大促销力度,扩大城乡消费。做好2012年汽车以旧换新和“家电节能补贴”的促销政策的落实,引导各大商家抓住机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促销活动,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三)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通过“三打两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商业欺诈、虚假打折、制假售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