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2024年一季度梅县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2024-06-20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今年以来,梅县区以创建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区为契机,坚持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发展位置,聚焦商贸消费、文旅消费,全力推动消费升级,消费市场实现强劲增长。

  一、一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季度,梅县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7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比1-2月(19.2%)放缓8.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0%)7.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9.4亿元,同比增长33.6%,增幅比1-2月(65.0%)放缓31.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4%)29.2个百分点。

  (一)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大幅增长,增速高于餐饮收入。一季度,全区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零售额32.65亿元,同比增长11.5%;住宿餐饮业实现餐费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5.4%,商品零售额增速高于餐饮收入增速6.1个百分点。

  (二)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增速高于乡村。一季度,全区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亿元,同比增长15.5%;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96亿元,同比增长4.3%,城镇增速高于乡村增速11.2个百分点。

  (三)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大幅增长。受2023年一季度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放开后人员流动受限,石油类商品低基数效应明显影响,全区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一季度实现零售额   4810.3万元,同比增长89.2%,拉动全区社零总额增长6个百分点。

  (四)线上消费展现强劲拉力。一季度,我区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2.90亿元,同比增长21.4倍,拉动全区社零总额增长8.4个百分点。同时,新零售业态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一定程度抢占了传统消费市场份额。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消费市场呈现快速回落态势。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65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1-2月(19.2%)下降7.7个百分点。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汽车类商品消费低位运行。一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消费完成2.91亿元,同比下降13.2%。二是通讯类商品消费增量不达预期。3月,全区限额以上通讯类商品消费完成0.15亿元,分别比1月、2月减少2.53亿和0.76亿元。

  (二)汽车类消费持续低迷。今年以来,受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大降促销价等因素共同影响,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我区汽车销售企业销售情况不够理想,全区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2.91亿元,同比下降13.2%,拉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6.3个百分点,拉低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个百分点。

  三、加快消费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提振民众的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一是强化大宗消费支持力度。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具有消费占比高、带动力强的特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消费等大宗消费对提振消费至关重要。二是要大力宣传政府消费券作用,支持零售、住宿、餐饮、旅游等消费。根据国家、省、市等促销政策的重大契机,落实政策配套组织发放消费券。发动企业结合政府消费券开展各类促销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

  (二)积极引入新业态、新模式的运营主体。随着以直播带货、生鲜电商、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型消费不断涌现,新业态线上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当中展现出强大活力和动力。要继续加大电商企业招商力度,进一步支持网络销售做强做大,很好利用现在直播电商发展机遇加强招商互联网企业,形成规模大多行业的网上零售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