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梅县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全省、全市、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为引领,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以落实《梅州市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试行)》为抓手,实干担当、竞标争先,全区经济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一、经济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根据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58.48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3.02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7.15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8.31亿元,同比增长6.4%(详细情况见附表一)。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4:33.7:41.9。
(一)从全年走势看,2023年呈现平稳开局、大幅冲高、较大回落、小幅回升走势。一季度GDP平稳开局,同比增长5.5%;进入二季度,受宝丽华荷树园电厂低基数、宝丽华电力销售公司零基数等因素影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上升至17.6%,拉动上半年GDP增速冲高至9.3%;三季度,受宝丽华电力销售公司零基数、宝丽华荷树园电厂低基数效应消失影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迅速放缓至11%,拉动前三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1%;四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平稳,建筑业总产值受中舒建筑集团拉动增速大幅提升,零售业销售额受广东象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批发业销售额受广梅园引进9家企业拉动下增速提升较快,拉动全年GDP增速回升至7.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二)从与各县(市、区)对比情况,2023年我区GDP增速较大幅度跑赢全市平均水平,位列各县(市、区)第二,增量优势比较明显。但是,从拉长两年周期来看,我区GDP增速与兄弟县(市、区)增量优势并不明显,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特别是荷树园电厂低基数效应是拉动2023年GDP增量优势最主要动力。
1、2023年GDP增速对比情况
2023年,我区GDP增速完成7.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5%)1.1个百分点,位列各县(市、区)第二名,主要贡献力来自二产特别是规上工业,一产、三产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详见下表:
2023年各县(市、区)GDP增速情况对比表
单位:%
区域别 | 全市 | 梅江 | 梅县 | 兴宁 | 平远 | 蕉岭 | 大埔 | 丰顺 | 五华 |
GDP | 6.5 | 6.0 | 7.6 | 6.2 | 6.6 | 7.6 | 5.4 | 9.5 | 4.5 |
其中:一产 | 5.8 | 3.9 | 5.9 | 6.2 | 6.0 | 6.0 | 4.9 | 5.6 | 5.8 |
二产 | 9.5 | 8.7 | 10.3 | 8.8 | 8.0 | 10.7 | 9.5 | 19.4 | 9.5 |
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 | 8.9 | 5.9 | 11.1 | 10.6 | 20.6 | -0.7 | 4.5 | 26.3 | 18.7 |
三产 | 4.9 | 4.0 | 6.4 | 5.3 | 6.1 | 4.9 | 4.1 | 3.8 | 4.9 |
2、两年周期对比情况
拉长两年周期来看,2022-2023年我区GDP两年平均增长3.8%,仅略高于全市平均增长3.5%水平,2023年GDP增长较快主要受益于去年低基数效应。与兄弟县(市、区)相比,两年平均增速虽名列各县(市、区)第二位(详见下表),但增量优势并不明显。
2022-2023年各县(市、区)GDP增速情况对比表
区域别 | 全市 | 梅江 | 梅县 | 兴宁 | 平远 | 蕉岭 | 大埔 | 丰顺 | 五华 |
2022年增长% | 0.5 | 0.2 | 0.1 | 1.1 | 0.6 | -0.4 | 0.4 | 0.2 | 1.6 |
2023年增长% | 6.5 | 6 | 7.6 | 6.2 | 6.6 | 7.6 | 5.4 | 9.5 | 4.5 |
两年平均增长% | 3.5 | 3.1 | 3.8 | 3.6 | 3.6 | 3.5 | 2.9 | 4.7 | 3 |
名 次 | 6 | 2 | 3 | 3 | 5 | 8 | 1 | 7 |
二、主要经济指标升跌各异
四季度,GDP、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存贷款、全社会用电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平稳运行;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扩大,建筑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较大;工业投资、房地产销售面积低位运行(详见下表)。
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 标 名 称 | 前三季度增长% | 2023年 | 全市全年增长% | 与全市增速± | |
数 值 | 增长% |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7.1 | 258.5 | 7.6 | 6.5 | 1.1 |
第一产业(亿元) | 6.2 | 63.0 | 5.9 | 5.8 | 0.1 |
第二产业(亿元) | 10.5 | 87.2 | 10.3 | 9.5 | 0.8 |
工业(亿元) | 9.6 | 73.28 | 9.0 | 7.7 | 1.3 |
第三产业(亿元) | 5.1 | 108.3 | 6.4 | 4.9 | 1.5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 6.2 | 98.7 | 5.9 | 5.9 |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 11.0 | 59.8 | 11.1 | 8.9 | 2.2 |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 13.8 | 39.5 | 36.5 | 12.3 | 24.3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0.1 | 84.3 | -8.9 | 7.6 | -16.5 |
项目投资(亿元) | 6.6 | 70.2 | -3.5 | 13.8 | -17.3 |
工业投资(亿元) | -36.8 | 14.5 | -41.2 | 33.6 | -74.8 |
基础设施投资(亿元) | 24.3 | 40.7 | 17.7 | 28.9 | 11.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23.8 | 14.1 | -28.8 | -13.6 | -15.2 |
房地产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19.5 | 36.4 | -19.0 | -2.8 | -16.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2.1 | 155.8 | 7.2 | 5.6 | 1.6 |
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亿元) | -15.8 | 35.1 | 3.1 | -1.5 | 4.6 |
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亿元) | 8.0 | 120.7 | 8.5 | 7.3 | 1.2 |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 | -4.0 | 33.1 | 13.4 | -8.3 | 21.7 |
外贸出口总额(亿元) | -6.0 | 19.8 | 7.6 | -13.5 | 21.1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11.9 | 14.3 | 7.7 | 10.4 | -2.7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 | -16.0 | 56.9 | -11.1 | -5.4 | -5.7 |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 26.2 | 567.0 | 20.3 | 9.9 | 10.4 |
住户存款余额(亿元) | 24.1 | 380.7 | 23.2 | 11.3 | 11.9 |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 29.9 | 409.8 | 30.2 | 12.6 | 17.6 |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 4.5 | 26.8 | 3.4 | 6.4 | -3.0 |
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 | 3.1 | 15.5 | 1.8 | 6.4 | -4.6 |
三、供给端:一产、二产保持平稳,三产小幅上升
1、农业稳定增长
202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6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77.14亿元,同比增长5.1%;林业产值1.60亿元,同比增长111.9%;牧业产值13.11亿元,同比增长5.9%;渔业产值4.96亿元,同比增长3.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10.9%。
2、工业生产较大幅度增长
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9.81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1-11月回落0.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214.81亿元,同比增长12.5%。
从三大门类看:2023年,全区规上采矿业实现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50.9%;规上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5.94亿元,同比增长6.5%;规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22.73亿元,同比增长17.8%。
从支柱产业看:2023年,全区六大支柱产业共实现产值188.9亿元,同比增长14.9%,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7.94%。其中:产值同比增长的有电力生产业、电力供应业、电子信息新材料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医药及医疗设备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21.9%、44.1%、8.3%、15.7%和23.6%;比去年同期下降的只有建材行业,同比下降16.2%。
从拉长两年周期来看,2023年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受益于去年荷树园电厂低基数效应,与兄弟县(市、区)相比但无增量优势(详见下表)。
2022-2023年各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对比表
区域别 | 全市 | 梅江 | 梅县 | 兴宁 | 平远 | 蕉岭 | 大埔 | 丰顺 | 五华 |
2022年增长% | -2.8 | -1.5 | -5.4 | 7.1 | -19.5 | -8 | -10.7 | 9.4 | 16.8 |
2023年增长% | 8.9 | 5.9 | 11.1 | 10.6 | 20.6 | -0.7 | 4.5 | 26.3 | 18.7 |
两年平均增长% | 2.9 | 2.1 | 2.5 | 8.8 | -1.5 | -4.4 | -3.4 | 17.5 | 17.7 |
名 次 | 5 | 4 | 3 | 6 | 8 | 7 | 2 | 1 |
3、建筑业总产值较大幅度增长
2023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36.5%,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22.7个百分点。其中,广东中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增长983.4%,广东宇正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增长74.5%,梅州市远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增长29.5%,分别拉动全区建筑企业总产值增长44.7个、6.4个、2.3个百分点。
4、服务业增速略有提高
2023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08.31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前三季度(5.1%)加快1.3个百分点。
(1)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销售均价小幅上涨。2023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36.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0%,降幅比1-11月收窄4.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面积完成3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全区商品房销售额完成20.5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类销售额完成17.6亿元,同比下降15.3%。商品房销售均价5636.79元/平方米(去年同期5246.41元/平方米),同比上涨7.4%。
(2)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余额均较快增长。2023年,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7.0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80.7亿元,同比增长23.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09.8亿元,同比增长30.2%。贷存比为72.3%,比去年同期高5.5个百分点。
四、需求端:投资不够理想,消费、进出口迅速回升
1、固定资产投资小幅下降。2023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32亿元,同比下降8.9%,由正转负。其中:项目投资完成70.18亿元,同比下降3.5%;项目投资中,工业投资完成14.50亿元,同比下降41.2%;技改投资完成2.83亿元,同比下降80.8%;房地产投资完成14.14亿元,同比下降28.8%。
2023年,全区重点产业项目投资总额(指农业、工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完成26.33亿元;全区已纳入市招商引资项目库的48个项目已纳统30个。
2、消费市场迅速回升。202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79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1-11月加快1.8个百分点。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4.92亿元,同比增长6.4%;乡村市场社会零售总额60.88亿元,同比增长8.4%。从销售规模上来看,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35.06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汽车类商品完成15.97亿元,同比下降21.2%;手机等通讯设备类商品完成5.58亿元,去年零基数,成为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最主要动力。
3、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2023年,全区进出口总额完成4.72亿美元,同比增长7%,增速比1-11月加快2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完成2.85亿美元,同比增长0%;进口总额完成1.88亿美元,同比增长18%。
4、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支出降幅收窄。2023年,全区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25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1-11月回落2.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6.91亿元,同比下降11.1%,降幅比1-11月收窄2.2个百分点。
五、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不理想且结构不够合理
1、全年目标完成情况不理想。2023年,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推进不理想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84.32亿元,同比下降8.9%,与全年增长11%的目标相差19.9个百分点。
2、投资结构不够合理。2023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32亿元,同比下降8.9%。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4.14亿元,同比下降28.8%,占比16.8%;项目投资完成70.18亿元,同比下降3.5%,占比83.2%。项目投资中,占比最大为政府主导的快线、高速、高铁等基础设施投资,全年完成40.69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48.3%;农业、工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共完成投资26.3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仅完成14.50亿元,同比下降41.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83亿元,同比下降80.8%),与区委区政府提出制造业当家、发展实体经济理念有较大差距。
3、工业投资力度明显不足。2023年,全区工业投资仅完成14.50亿元,同比下降41.2%,仅占全市比重8.3%,总量排名各县(市、区)倒数第二,增速排名各县(市、区)倒数第一(详细情况见下表),力度明显不足。工业投资不足,未来我区可生成的工业产能将比较有限,对保持我区规上工业总量和增速在全市的领先地位支撑明显不足,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期望不宜过高。
2023年各县(市、区)工业投资完成情况对比表
县(市区)别 | 梅州 | 梅江 | 梅县 | 兴宁 | 平远 | 蕉岭 | 大埔 | 丰顺 | 五华 |
绝对值(亿元) | 175.43 | 42.91 | 14.50 | 20.00 | 20.42 | 17.37 | 27.68 | 10.88 | 21.67 |
同比增长% | 33.6 | 26.5 | -41.2 | 45.4 | 13.6 | 84.8 | 176.5 | 123.8 | 29.8 |
排 名 | 6 | 8 | 4 | 7 | 3 | 1 | 2 | 5 |
(二)工业生产增长潜力比较有限
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9.81亿元,同比增长11.1%,两年平均仅增长2.5%,由此可见,2023年我区规上工业高增长主要得益于2022年低基数效应,近两年新建投产工业企业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一是现有在库工业企业增长形势并不乐观。我区六大支柱行业除电力销售业、医药及医疗设备制造业外,火力发电业、电子新材料制造业(含铜箔制造)、建材生产业、装备制造业均属于高耗能行业,市场需求增长潜力不足,且受国家“能耗双控”和环保政策影响较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较多。2023年底,我局联合科工商务局对现有在库工业企业开展2024年增长形势调研,其中预计产值增长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梅州市盛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18家,增加产值约6亿元;预计产值减少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分别为广东宝丽华电力有限公司、广东宝新能源电力销售有限公司、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计减少产值约15亿元。
二是新上规工业企业增长潜力不足。2023年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共 25 家,下规10 家,净增15家;从规模来看,25家新增企业除广东嘉元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规模较大,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外,其他24家企业全部属于小型企业,创利能力相对不足,对我区规上工业的增速拉动作用比较有限。
三是工业投资完成情况不理想。2023年,全区工业投资仅完成14.50亿元,同比下降41.2%,仅占全市工业投资8.3%,完成情况不理想。工业投资不足,未来我区可生成的工业产能将比较有限,工业投资带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期望不宜过高。
(三)房地产市场低迷对经济的拖累仍将持续
1、从房地产主要指标看:①开发投资持续下降。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14亿元,同比下降28.8%。②销售面积持续下滑。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36.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0%。③销售额持续下行。全区商品房销售额完成20.50亿元,同比下降13%。④待售面积高位保持平稳。全区房地产待售面积195.68平方米,同比增长1.5%。⑤销售均价小幅上涨。全区商品房销售均价5636.7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7.4%。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看见,当前我区房地产市场呈现开发投资下降、销售面积(销售额)下降、销售均价上升、待售面积高位运行的“三降一升一稳”态势,开发商投资房地产热情持续下降,消费者购买商品房热情也持续下降,房地产市场向“价稳量减”持续深化。
2、从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看:截至2023年底,我区房地产待售面积195.68万平方米,按照2023年销售速度计算,去化周期为64.6个月,全市最高,远高于全市平均19.9个月和梅江区18.5个月水平(详细情况见下表),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期望不宜过高。
2023年各县(市、区)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对比表
县(市区)别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待售面积 | 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 (个月) | ||
面积 (万平方米) | 增速(%) | 面积 (平方米) | 增速(%) | ||
梅州市 | 241.78 | -2.8 | 400.21 | -0.5 | 19.9 |
梅江区 | 54.78 | 1.6 | 84.64 | 2.5 | 18.5 |
梅县区 | 36.38 | -19.0 | 195.68 | 1.5 | 64.6 |
兴宁市 | 56.76 | 28.8 | 12.66 | 11.6 | 2.7 |
平远县 | 14.15 | 35.6 | 11.30 | -49.0 | 9.6 |
蕉岭县 | 15.37 | 10.4 | 33.38 | 1.4 | 26.1 |
大埔县 | 16.46 | 1.0 | 20.82 | -7.8 | 15.2 |
丰顺县 | 17.54 | -16.3 | 29.70 | 13.3 | 20.3 |
五华县 | 30.35 | -31.2 | 12.03 | 1.7 | 4.8 |
根据当前我区房地产市场待售面积高位运行、房地产市场向“价稳量减”持续深化,结合当前国家坚持“房住不炒”、人口数量持续减少、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珠三角虹吸效应持续增强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区房地产市场短期内走出低迷的难度仍然较大,依靠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房地产业上游连接财政土地出让金收入、勘探设计,中游连接建筑业、建材生产和销售、交通运输业,下游连接金融业、中介业、物业管理、家具家电消费等等行业。根据有关测算,房地产业直接关联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以上。我区房地产业的下行将明显拖累经济增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六、2024年经济形势展望及政策建议
2024是梅县区举全区之力高质量建好全省“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区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既要清醒认识我区经济发展的困难和挑战,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又要看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从国内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中求进仍然是全国经济工作主基调,预计全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速将比2023年略有下降。根据多家权威机构预测,2024年全国GDP增长将略弱于5.0%增速。
从梅县区自身看,当前经济增长的潜力并不乐观。分产业来看:一产方面,粮食、蔬菜等种植业受自然资源部门“三调”数据影响,扩种面积已不太现实,增产空间非常有限;柚类等水果产量受2023年丰产高基数影响,增产潜力也不乐观;生猪方面受梅西石赖猪场投产并预计今年4月左右开始出栏生猪拉动,将为全区畜牧业增长提供新动力;林业、渔业权重小且较易受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增长不确定因素较多。二产方面,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受宝丽华荷树园电厂停产检修、销售价格下调,宝丽华电力销售公司、嘉元科技等重点骨干企业高基数影响,增速将比2023年明显下降;注册地建筑业总产值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和2023年超过30%高增长的情况下,今年继续高增长的难度明显加大。三产方面,受广东象帝科技有限公司网络零售手机等通讯类商品大幅增长拉动影响,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一定幅度加快;批发业销售额受广梅园引进多家企业拉动影响,预计增速将有所加快;交通运输、住宿餐饮、金融将保持平稳增长;公共管理、教育、卫生行业受财政收支影响,预计将保持平稳运行,增长潜力相当有限;房地产市场仍将保持比较低迷状态,增长期望不宜过高。
综上所述,预计2024年我区各行业发展有喜有忧,忧多喜少,经济增长潜力相对有限,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比去年明显下降,要实现区委全会提出今年GDP增长目标,应全面落实区委二届五次全会工作部署并付出加倍努力。
(一)工业方面:一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职能部门要继续深入现有规上工业企业,尽力为企业解决生产面临的困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信心,促进企业正常生产、增产增效。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工业投资规模,为工业增长提供新动力。
(二)建筑业方面:我区应充分利用建筑业产值注册地统计规则,以省住建厅帮扶我区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更大型建筑企业到我区注册,以加快建筑业行业发展。
(三)固投方面: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实际建设进度,力促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数据来源。
(四)消费方面:一是加快引进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我区要抓住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在我区落地见效,有效扩大消费市场;二是举办汽车、家电等各类促销活动。我区应利用节假日机会,组织经销商举办汽车、家电等各类商品展销会,畅通销售渠道,鼓励企业让利于消费者,防止汽车消费向珠三角地区外流。三是引进电商等消费新业态企业,为社消零增长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