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梅县区60家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2亿元,同比下降6.1%,生产经营下降态势趋缓。
一、运行基本情况
(一)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负增长
2022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6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2亿元,同比下降6.1%。
(二)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同比持平,新签订合同比小幅下降
2022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60.5亿元,比去年同期61.2亿元减少0.7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24.5亿元,比去年同期27.7亿元减少3.2亿元,同比下降11.3%。
(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均人数下降
2022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均人数7802人,同比下降17%。
(四)房屋施工面积大幅减少,新开工面积小幅增长
2022年,全区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56.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3%。全区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业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小幅增长,建筑业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42.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部分重点企业产值下滑明显
2022年,全区比上年同期建筑业总产值大部分企业都负增长,只有13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呈现两极分化。大部分增加较大都是市政工程建设的企业,房屋建设的企业增长还是相对疲软。2022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下降态势有所趋缓。
(二)建筑企业等级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2022年,全区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业企业60家。其中:无特级企业;一级企业2家,占全区总承包和专业分包企业的3.7%;二级企业26家,占42.6%;三级企业32家,占53.7%。我区建筑企业等级总体不高,核心竞争力较弱,影响建筑企业参与工程项目的竞标。
三、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本地建筑企业资质,提高企业建筑施工能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对工程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资金力量雄厚的本地建筑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更好地带动提高全区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力。
(二)本地建筑企业应加快自身内部结构调整,逐渐摆脱以房屋建筑施工为主的单一局面,延伸多元化产业链,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鼓励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多参与外地建设项目承揽。
(三)优化本地区市政、交通、乡村振兴等项目招投标政策。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化招投标过程,鼓励本地市政建设企业积极参与本地区市政、交通、乡村振兴等项目,做强做大本地区建筑企业。
四、预判
受2022年年房地产销售疲软等因素影响,我区建筑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建筑业生产下行压力增大。2022年下半年以来建筑原材料大幅上涨,但房价不但没涨,反而有所下降。预计,2023年全年我区建筑业生产走势在低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