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县区南口镇南龙村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引进、农文旅融合的“组合拳”,充分释放土地发展潜力,不仅让荒地蜕变为丰产良田,更蹚出了一条“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 的发展新路。
秋日时节,走进南口镇南龙村,连片平整的土地如绸缎般在田野间铺展。从空中俯瞰,田块划分规整、排列错落有序。这一侧,玉米秆挺拔粗壮,茁壮成长;那一头,茄子、豆角等蔬菜挂满枝头,硕果累累。很难想象,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在数年前还是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地。
南口镇南龙村党支部书记黄芳:“以前这里全部都是撂荒地,杂草丛生。因为大部分劳动力外出了,(地)根本耕种不了。自“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区里开展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我们就集合村民,还有各个生产队的小组长,一起商讨把这个土地流转出去。”
为快速推进土地复耕复种,南龙村迅速启动土地流转动员行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村里 “叔公头”协助协调等方式,仅用 1 个多月时间,就以 500元/亩的价格,成功集约流转 700 亩连片土地,其中还包含了邻村的 200 亩土地。
土地流转完成后,南龙村第一时间引进广东客家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探索 “稻鱼稻虾共生” 生态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公司连片种植 500 亩水稻,并打造出 120 亩 “粤禾丝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此外,还根据季节变化,轮作萝卜、包菜等蔬菜,实现土地利用率最大化。
广东客家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梁琛:“南龙村地势比较平坦,连片的土地(面积)比较大,有利于我们机械化耕种,也有利于我们农业的规划。第二是当地水资源是非常充足的,有利于(满足)我们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第三是环境,这里的土壤是非常好的,有利于我们的种植种养。”
据统计,2024 年南龙村农业产出成果丰硕,水稻约 500 吨(其中丝苗米 150 吨)、荷花鲤鱼 2000 公斤、罗氏虾 1.5 万公斤、玉米 400 吨,全年农业产值超 500 万元。这一连串亮眼数字,都是南龙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村民:“我们之前是小打小闹,你抛他抛,都是抛秧,现在全都是机械化,(弄得)这么漂亮。”
在发展传统农业种植的同时,南龙村还积极拓展产业边界。利用冬闲田种植观赏油菜花,打造乡村特色景观,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同时与科研机构、食品公司、旅行社等多方合作,推出农耕科普研学活动,全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产业兴旺、人气旺盛”成为村庄的新名片。
从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到稻渔丰饶的良田,再到农旅融合的热土,南龙村的蜕变,是“百千万工程”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该村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创新实践、精准施策,将沉睡的土地资源,转化为发展的“金钥匙”,书写着土地高效利用与乡村焕新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