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催春,时不我待。转眼春节假期就要结束了,但“年味儿”却意犹未尽,面对即将回归的工作和学习,不少人都会感到焦虑,甚至出现“节后综合征”影响工作和学习。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应对“节后综合征”呢?一起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春节长假让人们有了较多空余时间,能从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抽离出来,尽情玩乐。然而假期中高度集中的社交活动也可能带来一些心理健康挑战。春节过后常常出现上班或上学没精神,情绪还沉浸在假期的散漫状态中,无法“收心”,厌倦工作,恐惧上学,甚至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反应,这就是“节后综合征”。
梅县区中医医院内一科医生王慧峰:“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在各种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不适的一些表现,学生党或者是上班族,一些年老体弱的老年人也都是容易出现这些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在假期期间人们的一些生活作息,还有饮食规律的改变所导致的。”
那么节后综合征该如何应对呢?医生指出,假期适当放松,节后要尽快调整心态和节奏。一方面要注重饮食健康,规律作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适量运动,让身体与精神迅速恢复至最佳状态,如此便能以饱满精神回归日常,高效开启工作学习。
梅县区中医医院内一科医生王慧峰:“第一就是合理安排自己的起居,补充睡眠,然后我们假期之后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清淡饮食,再者我们要注意休闲,适当锻炼,放松身心状态,避免情绪波动。”
除了上班族和学生,还有一个群体也会受到节后综合征的困扰,那便是老年人。春节假期前后,平时独居、空巢老人“突然”和家人聚在一起,又“突然”地和子女分开了,这种 “骤暖”“骤凉”,容易造成老年人的心理起伏,出现孤独、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况。因此,假期结束后老人们应该多参与户外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年轻人也要给予老人关心问候,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状态。
梅县区中医医院内一科医生王慧峰:“首先还是要多给老人一些关怀关爱,多跟他们用电话联系或者视频联系,帮助老人调节节后心理状态变化;第二的话老人自身还是要注重休息,包括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或者是可以适当跟其他的老人家进行互动,进行一些娱乐活动,都可以帮助改善或者缓解这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