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化“双百行动”与“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广州市荔湾区驻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工作队(以下简称“驻畲江镇工作队”)与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以下简称“科技特派团“),联合梅县农业农村局,共同为畲江镇的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新动力。
科技赋能 精准帮扶显成效
据了解,在梅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下,驻畲江镇工作队与嘉应学院科技特派团紧密合作,向广东畲穗丝苗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捐赠了鸭苗、饲料和松针肥。同时,进行了稻鸭共生技术及松针肥优势的详细讲解,实施了无人机松针Ⅰ号肥飞播作业。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丰富了畲穗公司的农业生态链,还提升了其农业科技水平,为旱稻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合作 大刺鳅繁育迎来新突破
在福和生态园,驻畲江镇工作队、科技特派团和梅县农业农村局共同调研了大刺鳅繁育基地。该基地是通过驻畲江镇工作队牵头组织的企业互访活动,从广州花都引进的大刺鳅繁育技术在畲江落地扎根的成果,企业负责人房文评分享了大刺鳅繁育的成功经验,目前已有4批鱼苗成功孵化。面对后续生长管理、健康保障、市场销售及推广工作的挑战,科技特派团将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队也表示将全力支持福和生态园与科技特派团开展相关技术合作,开拓产品市场,共同推动大刺鳅产业的健康发展。
携手共进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提速
活动中,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陈伟庭表示,学院将继续举全院乃至全校之力,支持畲江镇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工作。驻畲江镇工作队队长朱北辰也表示,精准帮扶为助推畲江镇企业发展和“百千万工程”走实走深提供了强劲动力。双方的紧密合作,不仅展现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更为畲江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注入了科技新动能。
据悉,通过精准农业科技帮扶行动,畲江镇不仅解决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还引入了新的养殖技术,为畲江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驻畲江镇工作队与嘉应学院科技特派团的紧密合作,展现了科技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标志着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畲江镇的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