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梅县区松口镇党委书记宋铁军以“一线施工队长”的实干担当,锚定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创建目标,立足打造“南洋海丝路·客侨第一镇”定位,坚持到一线抓项目调度,让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高标准推进松口古镇保护开发,激活千年古镇发展引擎,擘画“百千万工程”新图景。在2025年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上,宋铁军获评省“百千万工程”表现突出个人。
松口镇党委书记宋铁军。
敢做善为 擦亮古镇幸福底色
漫步在松口镇横东村,平坦整洁的柏油路延伸至家家户户,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焕然一新,房前屋后的绿植错落有致,村民们坐在新建的凉亭里拉着家常,孩子们在环湖步道上嬉笑奔跑,充满生机。“大家都说‘梅水荷韵·柚美横东’的乡村风貌令人陶醉!的确,村容村貌越来越靓,让人看着都舒服,我们生活也越来越舒适了。”村民梁时练的话里满是对如今环境的满意与自豪。
横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宋铁军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宋铁军带领松口镇领导班子成员建立融合学习机制,多次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题学习;推行工作“清单化+项目化”管理,实施班子分片包干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开展“转作风、强担当、促落实”专项行动,建立每周调度机制,推动“百千万工程”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通过深入实施村庄建设、美丽圩镇建设、古镇核心区复原三大行动,松口镇基本建成横东村至古镇核心区风貌带;完成示范路段25公里圩镇“三线”整治;全面铺开“分布式光伏+农房风貌提升”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全镇新种各类树苗近6万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成效显著。
宋铁军与群众深入交流。
“强基础促蝶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还要转变群众观念。”宋铁军说,“我们坚持‘一线工作法’,动员群众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变‘干部干、群众看’为‘一起干、共参与’,让群众主动参与打扫房前屋后卫生、进行‘三清三拆三整治’等,真真切切感受到房屋的变化、村庄的变化。”
在宋铁军看来,民生无小事,是必须下功夫做好的事情。近年来,松口镇通过实施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等一大批民生实事项目,如:松口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真正让“菜篮子”盛满幸福味;石盘村道路拓宽,改变了过去经常交通堵塞的状况,让群众出行更方便……不仅提升了镇村品质,更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多措并举 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如今的松口古镇既保留了特有的南洋记忆,又建成了“松口印象”酒店、新型电力服务空间“松口E站”等配套设施,古镇业态越来越丰富,游客徜徉在此仍然可以体验感受往日繁华商埠的余韵。“我们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松口古街的保护提升,启动实施了3.29亿元的松口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提升项目,按照‘修旧如故’的原则,下足绣花功夫,在最大限度保留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提升。”宋铁军介绍道。
在推进松口古镇保护利用开发的同时,在宋铁军的带领下,松口镇还因地制宜,全力整合各方资源要素发展现代农业、文旅产业,壮大镇域经济。宋铁军说:“我们主要抓好招商引资,积极对接企业家并宣传推介松口,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到松口投资兴业;积极培育‘四上’企业,‘一企一策’激励支持企业‘升规纳统’;推进富民兴村,通过优化品种结构、推动柚果标准化种植,做强金柚产业,并借助帮扶力量,成功研发金柚深加工新产品柚子酥。”
宋铁军在松口镇历史文化名镇项目建设一线督导施工。
紧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破题攻坚机遇,松口镇在下坪村、到车村和梅教村打造了千亩连片稻烟轮作示范基地,形成“村集体+企业+烟草+农户”的多方合作模式。“烟稻轮作能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增加效益,实现‘一田双收’,每年还能为我们村集体收入增加4万多元,创造100多万元用工收入,社会效益显著。”下坪村党支部书记廖忠旺告诉记者。
“下一步,松口镇将继续深化产业升级、镇村融合和改革赋能,加力提速建好‘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宋铁军表示,作为松口镇党委书记,他也将继续践行“一线工作法”,做好“一线施工队长”,带头攻坚重点项目,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懂经济、善治理、接地气”的基层干部队伍,以实干实绩书写“百千万工程”的松口答卷。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