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群众温暖幸福;盘活资源,社区治理完善……梅县区新城办事处多措并举推动城市品质提升,让民生福祉的发展成果更暖人心。近年来,梅县区新城办事处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抢抓“苏区+湾区”政策机遇,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深入开展“三争一创”行动,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升人居环境“颜值”,不断擦亮基层治理“底色”,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新期待。
积极谋划让人居环境有“里”有“面”
杂乱的三网线路经过“梳理”变得井然有序,脱落的墙面被多彩的绘画替代,公共照明设施得到明显提升……一年来,位于新城办事处的邮政宿舍小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住的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人人都夸环境好,不仅基础设施更完善,还引进了智能化系统管理,让我们住得更舒心!”小区住户何志鸿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邮政宿舍小区的改造项目包括道路、停车棚改造,新建雨水、污水管网系统,建设有信息化门禁、监控、充电桩等,提升了群众居住品质。“利用老旧小区的改造契机,我们计划下一步在楼顶安装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促进项目提质增效。”项目方中竞发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张振东表示,获得的收益分成将用于小区物业管理等日常支出,进一步增强居民的获得感。
邮政宿舍小区的蜕变是小区居民与政府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见证。“老旧小区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难点。自试点改造老旧小区起,新城办坚持‘以小区改造带动周边环境整体提升’原则,探索片区联动改造模式。”新城办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丘立梅告诉记者,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社区、智慧社区建设着手,新城办扎实做好项目谋划申报,试点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光伏一体化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提升。“程江社区(村)美丽宜居村庄整治提升项目还获批2025年第一批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600万元,让我们工作也更有方向和干劲。”丘立梅补充道。
聚力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的升级提档,新城办还筹资对华侨城广场进行改造,增设了不少健身器材,并毗邻广场打造儿童活动中心,以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休闲需求。“我们把华侨城广场打造成集综合展示、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客厅,助力城市更新,实现城市风貌品质的华丽转身。”新城办党工委副书记刘煜辉表示。
盘活资源让社区实现“挣钱办事”
“社区直接在一线面对群众,在服务领域中难免会遇到市场不愿意、政府难兜底、社会组织做不好的问题。”刘煜辉介绍道,为了更好地做好社区治理工作,新城办事处先行先试,引导辖区5个社区在2022年探索成立了社区商务服务公司,由社区书记担任公司法人,通过市场行为盘活社区资源,发挥最大社会价值,让社区实现“挣钱办事”、不等不靠也能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今年,省委社会工作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党建引领社区运营新模式试点的通知》,鼓励探索发展社区新型集体经济,深入开展党建引领社区运营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新城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城办事处各社区以提升经营性收入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探索社区运营模式。
其中,华侨城社区成立的华宝商务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投资光伏发电项目、承接老旧小区改造民意收集调查服务、社区设施管理等相关项目,实现了经营性收入零的突破。“我们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通过从居民生活服务入手,挖掘整合更多社区资源,通过多元经营,提升社区自我造血功能,助力推进全科网格化管理实体化运作。”华侨城社区党委书记李琦胜说,下一步将利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投资一些抗风险能力强的项目,进一步将公司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群众。
为了提高社区商务服务公司的运营能力,新城办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国企、私企及社会组织等成为社区“合伙人”,截至去年底,5个社区分别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共建协议。“今年计划5个社区商务服务公司探索与梅州超能数通有限公司成立‘合伙人’公司,共推智慧家园项目。”刘煜辉说,社区商务服务公司秉持“小生意+大公益”的理念,所得的利润用于反哺社区发展,走出了一条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现代社区建设要形神兼备,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是社区建设的形态,社气、社品是社区建设的神态,缺一不可。“结合各社区实际,新城办事处汇聚多元治理力量,不断创新社区活动形式和扩大社区服务供给,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让群众幸福感‘升温’。”刘煜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