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6·16”特大暴雨灾害影响,去年,松源镇农房、道路、河堤、桥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灾后,松源镇积极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目前,受损项目重建工作均已基本完成,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重新回到了正轨。
在梅县深圳小镇安居工程(一期),6栋崭新的住宅楼拔地而起,不少受灾群众已经搬进了小区,开启了生活新篇章。住户温叔告诉记者,他们之前的房屋受到水灾影响,已经全部倒塌,多亏了该项目的建设,他们搬进了现在的新家,生活也重新步入了正轨。
温叔:“新居十分好,120平方米,三房二厅,两个卫生间。确实十分感谢政府,不然像我这样房子倒塌了的,哪来这样的新居住,想都不敢想。设计等各方面我觉得都十分好。”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24亿元,于去年7月22日正式动工,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项目充分考虑受灾群众需求与当地发展实际,合理布局安置房、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确保小镇功能完备、宜居宜业。通过相关程序,核定松源镇倒损户131户,经过积极动员宣传,已完成安置签约选房108户,签约率达81%。
除了安置房,松源镇受损的道路也焕然一新。受“6·16”特大暴雨灾害影响,松源镇金星村同怀别墅红色旅游公路及河堤道路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地基、路面等,给当地群众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灾后,松源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出资进行道路修复,还松源群众一条“平安路”。
松源镇副镇长郑建华:“原来的沥青路面多处破损,河堤损毁的那段道路,包括路基全部受损。河堤修复后,就马上进行道路修复。全长1.55公里,全线进行沥青修复。政府出资原计划129万多,其中建安费110多万,在2个月左右就把全线修复完成,方便人民群众出行。”
此外,在“6·16”特大暴雨灾害中,松源河堤、护岸、桥梁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灾害发生后,松源镇加班加点,对河段6处缺口、8处严重崩塌进行抢险,目前均已完成。全线其他河堤、护岸加固修复工程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而受损的松源桥、蒙吉桥修复工程,松源镇则创新举措,聘用受灾群众完成桥梁重建工程,走出了一条“以工代赈,自力更生”的灾后重建新路子。
经历风雨洗礼的松源镇,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将以全新面貌开启发展新篇章,不断完善后续灾后重建工作,在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富民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高标准推进“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突破。
来源:梅县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