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乡镇动态

南口镇:天然博物馆、传统中式婚礼、“十厅九井”的奇景你都见过吗?

时间:2020-07-30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梅县区南口镇,毗邻兴宁市,是以前梅县前往广州的交通要道和隘口,故名南口。作为梅县区的重镇,今天的南口镇由原南口、瑶上、荷泗三镇于2004年底合并而成,下辖 46个村、3个居委会,人口7.5万多人,总面积262.5平方公里,是梅州市特大镇和重点发展镇,有“华侨之乡”的美誉。

  

  从梅城出发沿205国道行驶,不到半小时,摄制组就来到了南口镇。南口之行的首站,摄制组决定,前往侨乡村这个“侨乡中的侨乡”。

  

  侨乡村的历史,就是一部客家人下南洋拼搏的历史,“男丁十六岁则出洋”更是侨乡村旧时的传统。如今,侨乡村人口3000余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却达6000多人,散布世界各地,说家家有华侨,是一点都不为过。

  

  走在侨乡村,风格各异的客家古建筑让摄制组惊叹连连。不多会,一幢外观看起来方方正正、气势恢宏的古民居吸引了摄制组的目光。这就是当地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南华又庐

  

  眼前这位年近九旬仍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的老人家,名叫潘孟昌,是南华又庐的第三代传人,自小就生活在这座大宅子里。得知摄制组一行前来采风拍摄,潘伯主动请缨,给我们当起了导游。

  

  

  穿过天井来到上堂,南华又庐的创建人潘祥初先生的画像被端放于案桌上,潘伯告诉摄制组,他的爷爷潘祥初17岁时就漂洋过海到当时的爪哇巴城谋生。

  

  一路摸爬滚打,经商创业,渐渐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侨领。后面也在香港开了“万通安记”的大型店铺,慢慢发达起来。

  

  潘祥初发迹后,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始动工修建“南华又庐”,历时18年,建成了这幢结合了中西特色的客家建筑。行走中,摄制组跟着潘伯穿过连廊,来到了一处“鱼乐”亭前。潘伯告诉记者,此处的小戏台便是自己小时候休闲娱乐的地方。

  

  

  一边坐在亭中谈笑风生,一边看着池中鱼儿畅游嬉戏,可不就是“鱼乐”么?移步来到横屋,长长的巷子里还挂着红红的灯笼,为老宅平添了一份喜气。潘伯告诉我们,这一边横屋是一排四间堂屋,两横一共是八间堂屋,分别是潘祥初分给八个儿子的房。

  

  

  潘伯指着其中一间房告诉记者,这里便是自己住的地方,而门前的一个天井便是南华又庐中  “十厅九井”中的其中一个。

  

  所谓“十厅九井”,说的就是这八个堂屋里面的“八厅八井”,加以上、中二堂的大厅和中央的天井,故南华又庐有“十厅九井”之称。

  

  

  跟随潘伯推开庭院后的一扇大门,别有洞天的景色让摄制组眼前一亮。庭院后面不仅有一处果园,有不少果树,据潘伯说,这处果园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走进果园里,一颗颗果树枝繁叶茂,时令的水果挂满了枝头。潘伯告诉摄制组,这些果树大多数是建房之初栽下的,除了各种岭南瓜果外,还有部分是从南洋选购回来的热带水果品种。

  

  

  参观完了南华又庐,坐在中厅里品尝一份冰镇的四果汤,一边听着潘伯讲述旧时轶事,恍惚间就让人回到了这座老屋曾经人声鼎沸的繁盛时期。相传,“南华”二字出于“南洲节度,华国文章”的典故,后来,这两个字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潘伯:“南”字是我们梅州南口, “华”是因为我爷爷他们都国外发家致富,属于华侨,所以是这样取名“南华”。“又庐”是指第二座房子,村中还有一座南华庐,也就是是“老屋”。

  要不是潘伯说起,摄制组还真不知道,这侨乡村里居然还有一座“南华庐”,告别了潘伯,摄制组又出发去寻找“南华庐”的古迹。

  

  走进屋内,一位阿姨告诉记者,这就是“老屋”。而潘祥初小时候便是在此长大的,算起辈分应该是自己的曾曾祖父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南华庐是潘祥初先生在老屋原址上拆掉重新建造的。

  

  

  

  历史上的侨乡村,村民生活贫苦,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可自清末民初以来,随着大批村民下南洋谋生,大伙渐渐意识到,文化知识可以改变贫穷落后的处境,于是村中开始重教办学,一时间蔚然成风。如今侨乡村村址所在地,在百年前就是一座学堂。

  

  毅成公家塾,村民们俗称“老校”,是由潘氏侨胞潘立斋、潘祥初于光绪二十八年捐资建造。办学之初,只课育潘氏子弟,民国后,开始接收村中各姓学生,后成为南口安仁学校分校。

  

  

  如今,学童的朗朗读书声远去,这里变成了侨乡村村委会办公地点。行走在这里,屋后白玉兰枝繁叶茂,庭院里鸳鸯银杏树高耸挺拔。这些都是建房时所植下,如今早已亭亭如盖。

  

  

  百年来,这座老校桃李芬芳、书香四溢,走出了一位位军政要人、专家教授、华裔富商。

  

  从家塾出来已是傍晚时分,夕阳金色似火,晚霞绚丽多彩而又变幻莫测,温柔地倾斜无边的稻田和大片的火龙果基地上,村民们吃过了晚饭,三五成群、悠然自得地行走在侨乡村的村道上,整个侨乡村美成了一幅画卷。

  

  一座座围屋,都是历代客家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随着岁月沧桑变化,一些老宅年久失修也显颓废,如何拯救有价值的客家民居,让它们修复一新,重焕生机?这个问题,或许在车陂村的南源世第会有答案。

  

  位于南口镇车陂村的南源世第,前身为近百年历史的客侨风格的民居——慎轩楼。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南源世第在保留了原有面貌的基础上,修旧如旧,打造成了客家百家姓的姓氏主题文化园。

  

  

  每位游客来到这里,都能在这座古民居里找到属于自己姓氏的展屋,去了解自己的姓氏渊源和文化。

  

  

  除了打造姓氏主题文化园,这座古民居还在探索着更多的活化利用方式。摄制组发现,在民居里,处处张灯结彩,充满了吉祥喜庆的气氛,仔细一问得知,原来这里不久前才刚举办过一场传统的中式婚礼。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一些传统婚礼上特有的梳头礼、传家训及花轿等因素和古民居结合起来,将其活化利用,也使得这个古民居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山区是闭塞的,但南口人民的胸怀却是宽广的。拳拳赤子心,浓浓爱国情。在烽火岁月的年代,这里也曾走出过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

  

  原南口镇烈士陵园始建于1960年,2005年春重修旧墓,并葬荷泗、瑶上先烈,2014年全面扩建升级后,更名为“梅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今天在纪念碑底座上的英名录里,我们还能寻找到许多南口革命烈士的名字。摄制组采访时,恰好偶遇了一位前来祭奠先烈陈益昌的烈士后人。

  

  陈益昌,又名陈光,曾任中共南口区委书记,在南口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后辗转到广西继续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陈益昌英勇就义,据桂林解放仅11天,时仅31岁。

  因此,在梅县东山中学的校园里,也设有陈益昌烈士纪念亭,而在梅县,也在1952年把一个新建的乡命名为“益昌乡” ,通过这种缅怀和纪念革命烈士的方式,更好地激励和勉励着后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其实,短短十余分钟的介绍,并不足以讲述完南口镇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若有机会,还是要您亲身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