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梅县 > 人文历史

廖安祥

时间:2017-10-10   来源:梅县区情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廖安祥(19071997),家名能隆,又名廖健。出生于梅县三乡黄坳村。9岁,上本村小学读书。15岁到丙村三堡学堂读高小。1924年考入梅县学艺中学读初中。

19252月赴香港。到香港后,白天给父亲煮饭、煲药,晚上到夜校学习英文。是年6月,廖安祥留在义顺源,先后工作14年。期间,他学到许多轮船运输、进出口贸易的知识和经验,结识了许多朋友。

1937年初,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之一的连贯(大埔县人)。了解到廖安祥出身贫苦,经历过省港大罢工,有一定觉悟的工人。便介绍他参加由蔡楚生夫人陈曼云主持的救国宣传训练班第一期学习。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和连贯、茅盾、章乃器等经常到训练班讲课。使廖安祥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训练班学习结束后,廖承志便叫他当交通员。他利用义顺源楼下行李仓的一个小房间作通讯联络点,把每天收到的密信交给地下党梁上苑(松县松口人)联系处理。

19381011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省港交通线被断绝。为了开辟新的交通线。廖安祥按照连贯的安排,与彭东海、叶钦梧合股在惠阳淡水设立“东和运输公司”,打通香港—沙鱼涌—淡水—惠州—老隆及兴梅、潮汕、曲江等地的运输线。并在淡水租了一座房屋开设华侨旅店,作为中转站。不久,日军入侵淡水,华侨旅店被迫关闭。廖安祥分得红利4万元港币,他将其中的1.5万元寄回梅县作学校奖学金;2.5万元捐赠给地下党,由连贯派潮汕人谢一超购买两条电船,准备在香港陷落时运人运物。

194112月,日本占领香港,许多爱国人士和知名文化人被困在香港,处境极为危险。这时,廖承志等遵照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指示,开展“秘密大营救”。廖安祥在廖承志、连贯等领导下,参加“秘密大营救”工作。他冒着生命危险,与中共博罗县委书记李健行等一起设法护送廖承志、连贯、乔冠华等人;把国民党元老何香疑、柳亚子和困守在香港的60多位爱国民主人士和知名文化人抢救回内地,出色地完成任务。

19421月,在惠州,连贯交了3万元给廖安祥开办“源吉行”,由廖任经理。源吉行开业后。他把获得的利润每年上交近百万元,支援抗日游击队。同时接待从香港回来经过惠州的爱国人士。

他于1946年回到香港后,按照饶彰风的指示留在香港,担任交通联络工作,继续从事交通客运。廖安祥找到侯新如,与侯合股开设“亚洲贸易公司“,办理接送旅客,代办各种业务,同时暗中为党工作,输送一批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回内地参加武装斗争。

19486月至19499月间,在香港的李济琛、张文、陈嘉庚、吴荻舟、张志祥、白杨等一批民主人士和爱国人士要先后秘密赶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筹备会和全国第一届政协会及开国大典,加上其他要北上的共有千余人,廖安祥和廖冠章具体操办,分期分批通过太古轮将他们运送到天津,然后转车到北京。

1949年月广州解放。国民党中国民航和中央民航在香港起义(简称“两航起义“),有71架飞机需要派人看守,有3000多两航公司工作人员和家属要安排生活,并把他们送回广州。中央派来军事代表,任命廖安祥为总干事,负责具体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世界上许多友好国家与中国建交,由香港进出中国的使团多由亚洲贸易公司负责接送,他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多次受外交部表扬。建国初期,国家从国外购进6吨军工生产急需钢材,货到香港后,却遭到敌对国的封锁禁运,廖安祥暗中与人联系,偷运回国内,用去300万港元,为国家节省50万港元。中国人民解放军要解放海南,急需大量汽油,他又冒着极大的风险,组织“亚贸”汽车,用1个月时间,从青衣岛运回广州。

1951年,廖安祥奉调新开设的广南运输公司任总经理。1956年返回香港,重任亚洲贸易行经理,在他的建议下,组织上同意“亚贸”实行公私合管。在他调回广州期间,“亚贸”在廖运章主持下赢得相当的营利。廖安祥重任经理后,得到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梁上苑批准,先后购进8间货仓,单地产一项值500万港元。后来他把“亚贸”资产全部献给外交部,时值1000多万港元(按现值约1亿元)。

1985年,“亚贸”成立45周年,廖安祥申请离休,经组织批准,享受厅(司)级待遇,并保留董事长的荣誉职务。

廖安祥生性豪放,乐于助人,行侠仗义,公而忘私。1949年廖安祥去北京,见到柳亚子,谈及昔年“大营救”的情况,柳亚子赋诗相赠,诗曰:“柳车复壁无穷间,今日方知东道人……”其跋云:“当年未知船主实梅州大侠安祥先生也……。”从此,“梅州大侠”的美名传遍香港和梅州大地。1995年他把自己珍藏的103幅名家书画赠送给嘉应大学。这些字画中,有何香凝、柳亚子、郭沫若、茅盾、刘海粟、耿飚、黄镇、关山月等名家和党政要人的力作,价值难于估计。为表彰廖安祥对家乡的贡献,19941月被梅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199715日病逝于香港,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