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密庵(1880—1940),梅县松口大力村人,清末爱国华侨。其父梁映堂是印尼富商,曾任巴达维亚中华商会会长和荷兰当局委任的巴城“甲必丹”。
梁密庵出生于巴达维亚。少年在巴城读书,中学毕业后,协助其父经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孙中山在南洋宣传革命,梁密庵受其影响,加入了同盟会,在巴城与谢逸桥等创设“寄南社”,梁密庵被举为社长。不久,“寄南社”改为华侨书报社,成为同盟会在巴城秘密联络点,革命志士常聚议于此,屡集义捐。赞助祖国革命。为此,孙中山曾亲撰“华侨书报社”匾额以赠,后又书“努力进前”的立轴嘉勉。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曾亲自访问,并书赠“是式南邦”横轴留念。1912年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前夕,起义指挥机关亟需巨款应用,在这紧要关头,梁密庵毅然将其父储存之巨款,私自寄回国内支援。事后为其父知悉。其父亦深明大义,对儿子的爱国行动表示赞同。
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初一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表彰他对革命的贡献,特颁旌义状,旌文称:“梁密庵于中华民国开国之始,踊跃输将,军储赖济,特给予旌义状,奕代后民,永多厥义,此旌”。
民国7年(1918年),孙中山来粤东视察,特率胡汉民、姚雨平等到松口探望谢逸桥、梁密庵等同盟会员并摄影留念。后梁密庵之交梁映堂晚年从印尼回乡养老,南洋的产业由梁密庵悉心经营,生意更加扩展。民国29年(1940年)梁密庵在雅加达病逝,终年61岁。1943年由华侨和地方热心人士捐资在松口中山公园内建“密庵亭”1座,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