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克辉(1913—1994),梅县西阳镇古田村人。出生于泰国曼谷。幼年回乡,就读于西阳公学。1926年在梅县东山中学读书时,受革命思潮影响,参加中共领导的新学生社梅县分社组织,为学潮领导人之一。1928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考人广州国民大学政治经济系。1931年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冬东渡日本,翌年春考人日本大学商经系。1935年在东京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在日本期间,他加入了郭沫若领导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积极参加社联活动。193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引擎出版社。同年秋以救国会身份回梅县任西阳中学校长,并参加共产党同情小组,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积极组织师生下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0年兼任梅县《民报》负责人。
1941年丘克辉离开西阳中学到曲江参加中共华南分局廖承志、连贯、乔冠华领导的侨兴行工作,他利用商行副经理的身份,参与了对邹韬奋、茅盾等一大批流亡在香港的抗日文化人士的秘密大营救。1942年在广东代表农工民主党参加中国民主建国同盟。1946年9月参与筹建香港达德学院并出任教授。从1944年春至1949年夏,丘克辉先后任民主同盟粤东工委兼文教委员会主任,民盟广东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主任秘书,民盟南方总支部委员会委员兼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香港总部宣传委员等职。
1949年6月,周恩来邀请在香港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主要成员和知名人士北上共商国是,丘克辉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到达北平后,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参加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盟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兼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50年2月任交通部办公厅编译宣传主任。他主持创建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并任负责人兼总编,后任副社长。1954年他主编的《新中国交通运输业》,是新中国第一部总结交通运输的专门论著。
1962年10月至1980年7月,丘克辉任交通部参事室参事。1980年至1989年12月任人民交通出版社顾问。1989年12月离休。还任了燕京国际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老龄福利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香港《经济与法律》出版社顾问、北京泰国归侨联谊会常务理事。1994年4月28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