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对老屋总有那么一种情结
当无意中发现
坐落乡镇有趣的古屋时
内心总情不自禁地欣喜若狂
这一次
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
位于石坑镇的盘龙围和金钟围
听说这两座围屋有特别之处哦!
盘龙围
螺蛳吐肉
“盘龙围”
座落在梅县区石坑镇
南部的龙凤行政村
始建于1480年左右
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盘龙围”
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客家围龙屋
其风格是由安徽和客家民居为核心
从远处看
“盘龙围”像田中之螺
屋后依山顺坡
劈个巨大的半圆空地
聊以成围
这不完整的围屋与
前后左右的地形相生相成
俏极一只硕大螺蛳
人称螺蛳吐肉
过去在此屋三面
共环绕着大小九口清清水塘
取螺赖水养之意
大门门楣上方现镶有
上世纪四十年代
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
院长于佑任的墨宝“盘龙围”三字
进入大门
映入眼帘的则是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书写的
“盘龙围”溜金牌匾
这也是“国共合作”的现实写照
“盘龙围”格高名重
念七郎公之裔孙素有崇文重武之风
以耕读传
从“盘龙围”走出来的
李氏后裔可谓人丁鼎盛,人才辈出
另据史料记载
“盘龙围”后裔考取明、清代进士
举人的达8人
而监生、贡生等有近239人
有军功官职的有20多人
近代,涌现了国民政府军政部
城塞局中将局长李青
29集团军总司令李铁军中将等四位将官
金钟围
丝线吊金钟
金钟围位于梅县区石坑镇澄江村
金钟围创建于
明朝永乐年间
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建筑形态介于
福建土楼与客家围龙屋之间
兼具土楼与围龙屋的格局与韵味
是研究客家历史和客家建筑文化
演变的重要依据
金钟围不仅在造型上
具有高度审美价值
在文化内涵上也
蕴藏有深刻的内容
金钟围依山而建
就地取材,三堂五门
圆形构造
喝型丝线吊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