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梅县 > 旅游景点

张榕轩纪念馆今天开馆,带您走进这位松口人的传奇人生!

时间:2018-03-23   来源:梅县区旅游局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3月17日,一场隆重的纪念馆开馆仪式在梅县区松口镇南下村举行,这天,中国第一条华侨商办铁路——潮汕铁路的创建人、晚清著名华侨实业家张榕轩的故居——幹荫堂,由其曾孙、印尼棉兰知名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张洪钧先生筹资,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修和布展,作为纪念张榕轩的主题纪念馆正式开馆迎接海内外宾客。

该馆的建成和开放将为著名的千年古镇、华侨之乡松口增添了一处重要的历史人文和旅游景观,是反映梅州和梅州华侨在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贡献的重要展馆。

1

来自海内外的近千嘉宾将参加开馆仪式,包括来自印尼雅加达、棉兰,新加坡等地的华社各界知名人士近百人,旅居海外印尼、英国等地的张榕轩后裔20多人,以及广州、汕头、梅州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特别是来自有关部门、侨团、文化、学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人士。

据了解,张榕轩纪念馆馆址所在地——幹荫堂始建于清末,建成于清宣统庚戌年(1910)。幹荫堂是一座三堂五横一围龙的客家围龙屋,内有84个房间,21个客厅,10个天井,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花园600平方米,门坪1050平方米,总面积达5970平方米。幹荫堂采用了大量的石湾陶、雕刻、灰塑等建筑艺术元素,尤其以采用大量的绘画装饰而炫彩夺目。其中,中厅桁梁上90幅百余年历史的书画作品保存完好,墙壁上有彩色壁画150幅,大部分在近年得到修补或重绘,其中书卷、檐画以及大门内左右墙古画4幅等依然保存了原来的风貌。

幹荫堂的老主人张榕轩名煜南,家名爵幹,字榕轩,广东嘉应州松口堡(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他是晚清著名爱国侨商,是中国第一条华侨商办铁路——潮汕铁路的创办人,是一位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著名爱国者。

2

张榕轩在青年时代从松口远赴南洋,先追随张弼士在巴达维亚(雅加达)经商,后转往苏门答腊的棉兰,与弟弟张耀轩一起自主创业,成为当地的华社领袖,被荷印政府授予甲必丹、玛腰等职。因热心祖国的公益事业和维护侨居地华侨权益,曾被清政府委任为中国驻槟城的副领事。晚清实施新政后,他积极筹划回国投资,主导兴建潮汕铁路,克服重重困难,确保铁路在1906年通车,改善粤东的交通条件。

3

张榕轩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情怀的儒商,对于家乡松口乃至梅州的文化教育事业,也予多方资助,如捐款4000银元作为松口公学的建校费用,独资捐助出版宋明至清末嘉应历代名人诗选——《梅水诗传》及续集十三卷,鼎力资助温仲和主纂的《光绪嘉应州志》出版,出版了己著的《海国公馀辑录》六卷、《海国公馀杂著》三卷等。

4

在努力保存传承家族珍贵文献的基础上,张洪钧、林素琴伉俪多次出资在北京、印度尼西亚等地举办纪念张榕轩、张耀轩、张步青的学术研讨会,近年在棉兰重修张榕轩墓园——榕荫堂,修建“清河堂”张榕轩纪念馆。他们还捐资支持梅州市华侨博物馆印度尼西亚展厅、中国客家博物馆、印度尼西亚客家博物馆的建设,支持家乡松口的公益事业。2016年起,张洪钧、林素琴伉俪又筹资数百万元,历时两年,重修状况破败的祖居“幹荫堂”,布展成“张榕轩纪念馆”, 致力将它打造成松口乃至梅州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