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总面积2482平方公里,人口有59万人,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近100万人。梅县区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原中央苏区县,素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的称誉,近年还被国家授予“中国旅游强县、中国金柚之乡、中国民间艺术(山歌艺术)之乡”和“全国绿化模范县”等殊荣。
梅县区始建于南北朝,时称程乡县,北宋开宝四年改称梅州,明代撤梅州复设程乡县,清雍正十一年升为直隶嘉应州,民国元年撤州改设梅县,1983年改设梅县市,1988年撤市分置梅县和梅州市梅江区,2013年梅县结束县治,改设梅州市梅县区。
梅县区山清水秀,风光迷人,名胜古迹、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不胜枚举。有国家5A级景区雁南飞茶田景区、国家4A级景区叶剑英纪念园、雁鸣湖旅游度假村、灵光寺旅游区,还有梅县区新城文体中心、人民广场及南口麓湖山文化产业园等众多景点。传统的客家美食、美味佳肴、雁南飞茶田景区的客家艺术团的表演等等让你陶醉,流连忘返。
中国旅游强县---梅县区欢迎您!
梅县文体中心
位于梅县人民广场侧,占地面积9850平方米,建筑面积22136平方米,总投资4亿多元。按国际标准比赛场馆设计建设,并采用客家全围龙式的建筑风格,圆形建筑直径达11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建筑,可容纳观众6000人,是一个集比赛、大型演出、会展和行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工程于2010年12月动工建设,自去年1月建成以来,先后举办了全市6000多人参加的会议、客家讲坛、总政歌舞团演出和迎新春联欢晚会等多次大型活动,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也就在这里举行。现梅县文体中心也是梅县行政服务中心、会展中心,目前有县体育局、县综合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和全县行政审批办事窗口部门在其中办公。
曾宪梓体育场
曾宪梓体育场与梅县文体中心前后相接,并与梅县人民广场、梅县公园连为一体,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观众座位2万个,建设资金约2.8亿元。其中,曾宪梓博士捐资1500万元。曾宪梓体育场按国际标准比赛场馆设计建设,工程于2010年12月动工建设,去年1月建成,是梅州市目前功能最完善、设施最先进的体育场。去年2月成功举行的梅州市“广州富力·李惠堂贺岁杯”足球邀请赛成为该体育场的首场比赛,今年2月又成功举办了富力球王贺岁杯足球赛;体育场建成以来,成功招约东莞南城足球队作为2012年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的主赛场,已成功举办了6场比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球队和球迷来梅观看比赛,提高了梅县知名度。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梦里客家”大型文艺晚会和今年1月8日晚举行的谭泳麟演唱会也是在这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