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飞桥溪古韵景区是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重点开发项目,由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景区位于梅县雁洋镇长教桥溪村,距雁南飞茶田景区4公里。
桥溪古韵景区始称叩头溪,方圆约1平方公里。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约400年)由陈朱两姓人家先后在此卜筑营居,世代联姻,互结秦晋之好,繁衍生息。景区内古树婆娑,石径阡陌;梯田叠叠,茶果飘香;山涧溪中怪石嶙峋,清泉淙淙;景区拥有旅游资源单体49项,其中明、清时期兴建的十六座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保存完好,质朴却又不失宏伟,小桥、溪水、古树、民居构成一幅秀美的客家田园风光画卷,2012年1月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桥溪古韵景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世代重教兴文,现有人口223人,常住人口60多人,海外华侨三胞达6000多人,先后建有宝善家塾等四所学校,朱陈后代涌现了不少商贾名流,全国政协港澳委员朱连芬女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继善楼是景区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继善楼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共有70间房间;继善楼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横向方形布局,是两层夯筑杠子屋楼房,俗称“七杠楼”,其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为粤东地区少见。
桥溪古韵景区又是一个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桥溪村以继善楼为主接收了不少革命人士;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闽粤赣边委机关设于桥溪祖德居,同期梅埔丰游击队驻扎于桥溪善庆楼。
桥溪古韵景区是梅州“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和革命老区的一个缩影。是研究客家民系的迁徙史、客家华侨史、地方教育史、地方革命史和研究客家地区人文习俗、宗教信仰、民居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源,极富旅游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今日桥溪,正逐渐散发出客家古村落的古韵风华,将吸引更多的游客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