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告,未来五年,梅县区将重点发展以汽车零部件、机电制造、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打造精密机械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打造全省电力生产基地。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多元化发展,推进以生物质能、太阳能、LED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和水车生物谷开发,推动新型电子、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作为梅州市的经济大县,梅县区提出今后五年通过增资扩产、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配套引进等形式,全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存量引增量,鼓励引导 个转企 、 小升规 ,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 百亿产业 ,打造 百亿企业 。全力畅通民间投资渠道,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经济加速成长。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培育扶持企业上市,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作为国家旅游强县,全域旅游也是未来梅县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报告指出,未来梅县区将围绕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休闲、健康养生新业态。加快 国际慢城 雁洋新城 和 南洋古道 千年古镇 规划建设,在加快完善景点景区建设的同时,盘活客家特色人文、民居、美食等资源,借助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开发乡村旅游和生态园区,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发展。实施 互联网+ 和 旅游+ 战略,改造传统旅游服务模式,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在现代农业方面,梅县区提出,着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契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走循环、高效、特色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重点发展粮食、金柚、茶叶、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
报告对梅县区现代服务业也有新布局,提出构筑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具体而言,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健康养生、教育培训、金融服务,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与服务业相结合,积极发展新型业态,构筑现代服务业新高地。积极推进 互联网+小镇 创建,促进电子商务与区域大宗商品交易、特色农产品、休闲旅游、客家文化、特色商贸、绿色工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以梅州市推进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和 金融生态示范市 为契机,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