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前夕,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举行“请到中国·松口过大年”活动,盛情邀请海内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市民游客一同品客家小吃、听客家山歌,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观舞狮、看烟花,沉浸式体验客家春节,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梅县“百千万工程”成绩亮点,品味松口古镇的千年历史和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欢庆佳节的盛会,更是梅县“百千万工程”成果的生动展示,充分彰显了梅县在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和全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显著成绩。
“请到中国·松口过大年”活动现场。冯森达摄
此次活动拉开了梅县春节系列活动的序幕,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的节庆活动,处处充满着浓浓的年味,特色十足,好戏连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参与,梅县城区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而在梅县区的各大景区游人如织……松口古镇游古街,桥溪村探古居,阴那山看樱花,雁山湖游园会、客都人家电音节等一系列“过大年”活动,让梅县火爆“出圈”,更给梅县文旅市场带来了“开门红”。春节假期,梅县接待游客51.28万人次,旅游收入4.77亿元,分别比增19.81%、22.31%,特别是松口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比增超200%,松口古镇成为新晋网红景点,梅县“旅”创新高。
梅县区委书记温助民说:“我区抢抓梅龙高铁开通、春节黄金周的有利时机,加大‘引客入梅、引客留梅’力度,以农兴旅、以旅带农、农旅融合,高标准推进丙雁松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打造具有梅县特色的文旅融合新亮点,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助推梅县老区苏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工业思维”赋能传统农业,巩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果。深入实施农业“两园一轴四片区”规划,加快推进圳优扶-梅县金柚三产融合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以“一园一馆一心”系统化构建金柚IP,推动金柚从精深加工的“产品经济”向文化创意的“品牌经济”转化,将金柚产业打造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建好国家级金柚、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开发文旅产品和特色手信。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推动传统农业提质增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二是擦亮“文化之乡”品牌。用好叶剑英元帅展馆布展,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响红色旅游品牌。同时,保护客家文化,抓好古镇古村古民居的保护开发,高质量建好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留住乡愁记忆。推动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持续开展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和人才振兴计划,保护传承好客家山歌、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创作符合时代价值的文艺精品。
三是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以特色引客、服务留客、消费悦客,深度策划研学游、红色游、生态游等一批精品游线,打造“文旅+”多元文旅新业态,高质量建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高标准建好丙雁松文旅集聚区,布局乡村酒店、高端民宿、旅游餐饮、农事体验,包括足球赛事等新业态,着力将横东村打造为特色民宿村,支持雁南飞、雁山湖、南寿峰、松口古镇、客都人家等景区提质增效,拓展运用“请到中国·松口过大年”的经验做法,打造更多文旅新品牌,吸引海内外游客来梅县感受“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推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发展城郊经济、周末经济、节日经济,支持南口侨乡、城东潮塘、水车茶山等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
“我们要紧紧抓住梅龙高铁开通以及丙雁松片区农文旅融合试点建设的重大契机,充分立足现有的丰富资源禀赋,深入挖掘特色亮点,精心谋划并包装打造1—2个极具吸引力的网红打卡地。”梅县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梅县区将通过创新策划、精准营销,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切实让乡村的人气旺起来,激活乡村发展的新活力,推动乡村经济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