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东村围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农房粉刷一新、村道平整整洁、环境干净卫生……这是梅县区松口镇横东村在“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推动下,呈现出的喜人面貌。作为松口镇的门户,横东村近年来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利用临江临水的区位优势,围绕人居环境、风貌管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提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努力让游客“流量”转换为经济“留量”。
同心同向
干群合力画好“同心圆”
在松口镇横东村,一栋栋客家民居焕然一新,风格统一之后别有江南水乡韵致;房前屋后种满各式应季果蔬,一派田园好风光;村民们三五成群围坐在新建的凉亭闲聊,热闹不已……村容村貌持续改善,村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同时带动了村民观念的转变,自觉维护起房前屋后的卫生环境,让横东村更加宜居。
横东村的“蝶变”是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是去年3月进驻横东村的,当时群众对农房风貌提升持观望态度,有各种担忧。”松口镇派驻横东村工作组组长罗益告诉记者,为了做好群众的动员工作,工作组经常入户倾听村民诉求、宣传解读政策、分析利好因素,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引导村里的党员齐参与,做好示范带动,达到户户相传的效果,并率先打造3栋房屋的外立面样板,让群众对改造效果有更直观的感受。
梁时练是较早同意改造自家房屋的村民,亲历了家园变化的他对农村风貌提升有更深的理解。“自家房屋靓,村庄会更美。村庄好,村民才更有奔头!”梁时练说,自从环境变好后,村里的人流明显增多了,感觉村庄“年轻”了不少。此外,梁时练还将自家的菜地无偿捐赠给村里进行村庄建设。
立足群众所期所盼,松口镇派驻横东村工作组坚持践行“一线工作法”,采用“大兵团作战+小分队突围”的模式,突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各项工作实现从无到有建设、从有到优提升。“我们以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为抓手,以‘小切口’推动农村面貌‘大变化’。”罗益介绍道,工作组还积极发动群众主动打扫自家卫生、开展美丽庭院建设等,引导村民自发改善环境,变“干部干、群众看”为“一起干、共参与”。
目前,横东村按照“逐栋施策,整体协调”的改造策略,对156栋农房进行了改造提升,并完成“三清三拆”365处,全面铺开“三线”整治工作,已实现90%的线缆落地,不断刷新村庄“颜值”,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加快建设
内外兼修绘出“实景图”
建设和美乡村,颜值要“提升”,更要让村民住得舒适、舒心。漫步横东村,由政府统筹投入的各种资源要素改善村庄基础设施的成果随处可见:环湖修建了步道、连廊、凉亭;村道进行了扩建,并铺上了柏油;更换了照明设施,让村民夜间出行更有安全感。
“我们同步开展了农村‘三大革命’,建有美丽农村路和‘白改黑’示范路段,自然村均已完成公路硬底化建设。”罗益表示,横东村正突出规划引领,按照整体协调的目标,划分功能板块、塑造滨水空间,紧抓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开展绿美行动,提速村庄建设。
为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横东村积极组织村干部学习先进乡村治理模式和经验,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快速响应村民的诉求和问题;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定期开展活动,引导村民深度参与村庄治理。“我们活化利用了祠堂,把它变为村民开展各式活动的场所,同时成为化解村民矛盾纠纷的新阵地。”横东村党支部书记林富明说,如今,村民共管共治共享美丽家园,村庄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除了改造提升环境,横东村也不忘兼顾发展需求。依托大黄村省级金柚产业园,横东村因地制宜盘活土地、林地等资源资产,大力发展金柚种植业、渔产养殖业,探索培育“产业村长”,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的横东村,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文明乡风传承,正逐步展现出“有颜值、有福祉、有活力、有产业”的蓬勃景象。“下一步,我们计划利用村庄的自然风景和文化特色,开展乡村旅游业务,吸引外来投资提供农家乐、民宿等服务,同时继续强化项目建设和产业支撑,把横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庶。”林富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