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松口镇紧紧围绕省、市、区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乘势而上、苦干实干,依托千年古镇的文化血脉,用好用活深厚的历史人文和优质的生态、产业等资源优势,推动典型镇建设走深走实,打造“南洋海丝路 · 客侨第一镇”。
记者叶艳:“松口镇,曾经商贾云集,这里是客家人下南洋第一站,被誉为‘岭南四大古镇之一’。建制距今已有千年,这里的火船码头曾经还是广东的第二大河港,无数人从这里下南洋,谱写了一段段客侨故事。”
漫步松口古镇,只见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骑楼林立的老街、承载着深厚记忆的松江大酒店、火船码头都是游客打卡的必经之地。2023年以来,松口镇整合优势资源,对骑楼建筑的门窗、天顶进行统一保护修缮,配合游客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整体开发,以文促旅,带动古镇住宿、餐饮等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游客:“感觉还不错,环境挺好,特别是这里的水,水质特别好。因为在广州人比较多,这里人少一点就放松一下心情。”
松口镇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卢瑜淦:“目前镇里面通过谋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项目,申请中央预算内2亿的资金,对我们整个古镇核心区范围的房屋建筑、三线、污水处理进行整体保护修缮,让古镇焕发新的活力。”
除了做活人文底蕴,松口镇还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大黄村是传统的金柚产业村,每逢柚果成熟的季节,村里的金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便成为一片壮观的“柚海”。
记者叶艳:“金柚经过清洗机消毒烘干之后,工作人员会将不合格的果品分拣出来,运送带就会根据柚子的大小、重量、品质将柚子送往大果、中果、小果的区域分别进行打包。”
梅州市众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厂长古华祖:“我们这个厂一年总进仓的柚子大约1000多万斤,其中蜜柚有500万斤左右,金柚也是500多万斤,采摘高峰期的话大概有80名工人(在这边工作),主要销往湖南、广西、广州三个地区。”
松口镇大力发展金柚主导产业,目前柚类种植面积约6.8万亩,2023年产量达18万吨,产值约9亿元。梅县金柚省级现代产业园共有32家合作社公司进驻,形成了集群效应,每年销售额达1.5亿元左右,大黄村集体收入从18万元增长到21万元。
梅州市众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厂长古华祖:“自从金柚产业园开园以后,给全国各地的柚商带来了很多便利,可以帮他们提供采购、库存、加工等一条龙服务。”
一枝独放不是春。在“百千万工程”实践过程中,松口镇突出农业类专业镇定位,通过党建领航、“四上企业”培育等方式,促进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下坪烤烟、梓山南药、横西金花茶等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记者叶艳:“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也要有‘路子’。前不久,梅县区东部快线雁洋至松口段竣工通车,实现了从松口到城区单程缩短15分钟,进一步串联起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松口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村民:“这条路开通以后,我们松口到城区(的车程)缩短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松口镇公路站站长李风平:“(2023年)松口镇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了松口镇石盘至松郊道路改造工程、松口镇圩镇主干道改造工程等约20公里。2024年计划实施松口镇X765线蓬辣至南下公路改造工程、松口镇Y137线横西至梓育公路改造工程。”
乘着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的浩荡东风,接下来,松口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区决策部署,抓住典型镇建设机遇,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奋起直追、竞标争先,以“六抓六提升”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松口镇党委书记宋铁军:“一是抓规划引领,提升顶层设计水平。二是抓风貌管控,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三是抓经济发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四是抓项目推进,提升成果转化实效。五是抓绿美建设,提升松口生态底色。六是抓队伍建设,提升干事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