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松口镇人民政府 > 工作动态

探寻千年古镇,回溯下南洋记忆!“南粤古驿道踏春行”走进梅县区松口镇

时间:2023-04-11   来源:掌上梅州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松口古镇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闽粤赣区客家人下南洋的首站,也是必经水路,“自古松口不认州”的说法体现了它曾经的辉煌过去。日前,梅州日报“南粤古驿道踏春行”全媒体采访活动走进梅县区松口镇,记者和徒步爱好者们踏上古驿道,于层层叠叠的屋脊,影影绰绰的痕迹之中,回溯下南洋的记忆。

  距离松口古镇5公里的大黄村,有一条古驿道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柚林之中,这条古驿道见证了松口古镇“日看千帆过,夜观万盏灯”的繁华景象,也是广大华侨和客商往返南洋的必由之路。

  众人踩着脚下斑驳的石头,沿途空气清新,草木繁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沿线有不少参天古树,它们宛如撑起的一把把巨伞为游人遮阳蔽日,走累了在树阴底下乘凉,花草清香阵阵传入鼻间,沁人心脾,令人陶醉。越往里走,一座座客家古建筑依次映入眼帘,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驿道之中。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清朝,饱含岁月风霜,虽没有了当年的气势,却风骨依然。

  古驿道连接水路的码头,当地村民娓娓道来:“这个码头叫大黄渡码头,是村里的4个古码头之一,建于明末清初,当时人们出行大多靠渔船,所以修建了这个码头,方便出行和贸易往来。”

  众人离开大黄村,来到松口古镇老街。街道两边中西合璧的骑楼林立,身在其中,仿佛穿越到了那个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下南洋时代。记者看到,在街道两旁散发着古旧味道的老屋里,依旧生活着许多居民,他们沿街开起店铺,支起摊位,售卖松口的特色小吃,其中有许多家卖企炉饼的店家。“企炉饼是松口其中最出名的小吃之一,当年人们下南洋的时候都会带上满满一袋的企炉饼当作干粮。”李老板笑着和记者介绍道。

  不经意间来到了松江大酒店,这家酒店曾经是闽粤赣最有名的酒店之一,也是华侨背井离乡的第一站。“当年许多客籍华侨由松口火船码头,坐火船下汕头出南洋,都要在松江大酒店住上一宿。”当地居民告诉记者。眼前的松江大酒店楼高四层,每层楼的外墙上都有精美的壁画。二楼和四楼各有一块白得泛黄的木板上,用毛笔题字写着“松江大酒店”。墙上的一些英文字母、“高阁临江”的字样依然清晰可见。

  松江大酒店对面是火船码头,这是无数海外游子记忆的起点,思家念亲的起点。在码头的老台阶上,矗立着一些雕像,这些雕像的形状有些是游子手提行李即将远去,有些是孩子和女人在向自己的家人道别……它们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发生在码头上的那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松口古镇已不复当年繁华。但这里的迹仍然存在,欧式洋楼“松江大酒店”,充满异域风情的老街骑楼、壁画,它们都见证了客家华侨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