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人民政府 > 政务动态

高温多雨蚊虫猖獗丨梅县疾控教你科学防控基孔肯雅热

时间:2025-07-28   来源:梅县发布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随着高温多雨季节来临,蚊虫活动加剧什么是基孔肯雅热?感染后有何症状?如何做好预防?梅县区疾控中心就本地形势、防控重点及公众关切问题进行解读。

  据了解,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与登革热症状相似,但登革热以全身肌肉痛为主,基孔肯雅热则以发热、小关节痛和皮疹为特征。

  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主管医师张鹏辉:“到目前为止,梅县区未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基孔肯雅热)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可达39℃;随后多出现腕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疼痛症状,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

  梅县区疾控中心呼吁公众需采用“环境治理与个人防护相结合”的综合举措,双管齐下,全力阻断蚊媒传播链条,共筑健康防线。

  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主管医师张鹏辉基孔肯雅热是通过伊蚊传播,伊蚊是通过积水繁殖后代,所以市民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虫蚊、清积水、防叮咬。”

  梅县区疾控中心还提醒,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

  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主管医师张鹏辉市民在出行前,提前查询目的地的基孔肯雅热流行状况,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和驱蚊剂。在出行时尽量住在有空调或装有防蚊纱窗的地方,关好房间的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用品,在外露的皮肤涂抹驱蚊剂。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有关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