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人民政府 > 政务动态

《奋斗•启航》系列报道五:梅县区下活优质均衡“一盘棋”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10-25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梅县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教育优先、内强外引原则,积极对接发展需求和满足群众所盼,大力抓投入、增学位、破瓶颈、引人才,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眼前这些正在跟着音乐节拍、听着老师口令认真做早操的“小不点”,是今年9月开园的梅县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迎来的第一批“小幼苗”。为缓解城区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问题,梅县区投入4000多万元新建了这所公办幼儿园,该园设有15个班,新增学位450个,有效缓解了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梅县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王丹霞表示:“我园功能场室齐全,有配套的设备设施,丰富了幼儿体格锻炼、区域活动的内容,为幼儿德智体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园将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优质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强有力补充。步入梅县区另一所新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梅州实验学校,浓厚的信息化、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电子班牌、智慧课堂答题互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智慧校园建设渗透在教育教学管理的每处细节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梅州实验学校中学部校长周波林介绍:“我们是2000多万打造的这个智慧校园,它实际上是集安全管理、考勤制度、课堂实时监控、图书借阅于一身的先进设施设备的系统。后续我们的家长可以通过家长端充分地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班级风采等。”

  五大类课程40多个社团活动,广外附设梅州实验学校依托名校资源优势,将先进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和优质师资队伍输入梅县区,通过实施“宽高·融创”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新建梅县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和广外附设梅州实验学校是梅县区持续加大教育基础投入,破解学位难问题,满足群众需求的一个体现。五年来,梅县区共投入约7.24亿元,新建、扩建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富力城附属小学、华师华业外国语学校、德兴小学等学校、幼儿园16所,增加学位17570个,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此外,梅县区还不断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持续完善乡镇学校教育设施,提升乡镇学校办学水平,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边远薄弱学校辐射。南口中学校长曹胜祥介绍:“每一间教室都重新安装新一代的教学一体机以及新建了一个标准比较高的电脑室。这些设备设施、教学条件的改善,对南口中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梅县区持续抓教育政策落实、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环境优化、校园特色打造和尊师重教氛围营造,不断擦亮教育品牌,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梅县区现有国家级“文明校园”1所、省级1所、市级37所;省级“书香校园”10所、市级20所;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升初升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8%,教学质量持续提升,高考成绩屡创新高,本科率连年攀升,中考成绩历年居全市前列。站在新的起点上,梅县区将继续奋力书写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答卷”。


(文/黄佳文 李霖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