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编 2022年3月24日
【中心要闻】
深化“数字政府”改革,提升政务服务环境
2021年,梅县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对政务服务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化“放管服”、“数字政府”改革,提高审批服务便民化程度,提升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一)深化政务服务“就近办”。结合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加快事权下放,目前,下放镇级事项686项(其中委托事项677项,授权事项为9项),村级事项58项(初审事项57项,全权事项1项)。积极构建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配强政务服务队伍,区级220多人,镇级38人,村级386人,形成了600多人的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人员团队,制定了区镇村三级绩效考核办法,对政务服务人员的工作纪律、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业务流转质效,有效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推广数字政府移动服务平台运用。至目前,粤省事平台用户注册406975户,粤商通注册用户46851户,粤政易注册用户11416户。同时在“粤省事”政务平台地市特色板块开设了政务服务预约功能,统筹完成区级214项高频事项和教育、民社、农业等15项惠民事项与“粤省事”政务平台对接,初步实现政务事项“指尖办”。
(三)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办”、“网上办”、“免证办”。我区有政务服务实施事项单位32个,事项1585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单位25个,进驻事项1404项(其中一门式综合窗口进驻单位18个,进驻事项601项),进驻率88.58%,可网上办理的事项1384项,占比87.31%。推动政务服务“免证办”,用省发电子证照(如营业执照)替代原有纸质材料,通过直接在系统调取的方式,取代由办事群众、企业自行提供纸质材料,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目前我区已发布免证办清单总共114项,制作了共329个电子印章,每天调用电子证照的次数为500次以上。梳理我区电子证照发证、用证清单,实现全区电子证照应发尽发,我区应发电子证照数56个,已发电子证照数56个。
(四)建立“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市内通办”。构建跨区域协作机制,优化调整通办事项业务规则,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跨域办专窗。目前跨省通办事项30项,省内通办事项109项,全市通办事项126项。
(五)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熟悉掌握系统操作流程,做到全区工建项目审批统一标准、统一受理。至目前我区工建项目审批系统已受理事项1417宗。
(六)深化证照联办改革,完善“主题式”办事服务。梅县区梳理出第一批(59项)“证照联办”主题事项,召开了“证照联办”工作推进会,下发了《梅县区“证照联办”改革实施方案》,按照“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申请”“互认共享”“一次办结”的原则,在区中心、镇级大厅综合窗口开设“证照联办”专窗,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至目前“证照联办”事项审批共147宗。
二、夯实网络基础,提高数据运用能力
(一)积极做好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全区镇村和区直机关事业单位政务外网改造,做好我区全部线路的接入、改造、开通和使用,实现千兆到区、百兆到镇、50兆到村,构建高速智能、集约共享、分级保障、安全可靠、面向未来的“数字政府”电子政务外网。
(二)扎实开展“信息系统数据”普查。进一步摸清政务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资源底数,建立完善我区的政务信息系统清单、公共数据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逐步解决当前系统台账不全、数据家底不清、数据基准性不高、数据碎片化等问题,形成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维护常态化更新机制。目前,数据普查录入信息系统91个,资源目录664个,数据挂接率49.25%。
(三)积极做好信息化项目管理。印发了《梅州市梅县区区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梅州市梅县区区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批细则》,按照统筹规划、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安全稳定的原则,逐步实现区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由条线化管理向整体化管理转变。
(四)持续推动自建系统迁云上线。目前上线“梅县区惠民信息平台”、“梅州市梅县区妇幼保健院网站”、“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委党校官方网站”、“梅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概览图”和“梅县名人故居智慧旅游导览系统”,筹备上线“智慧农业”、“智慧公路”等业务系统,以统一平台、共享数据、租用服务、统一维护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共享数据资源、节约建设运行成本、提高平台的负载能力、降低维护难度。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现合计有4252多路视频信号接入智慧梅县,为“数字政府”提供监控“一张网”的功能应用和平台支撑。
(五)探索智慧科学的“一网统管”区域治理新模式。结合智慧梅县二期升级改造,探索引入“粤政图”,围绕经济运行、应急指挥、消防救援、住房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领域,扩大智慧梅县政务指挥中心数据接入范围和数量,优化“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等相关功能,推动数据融合共享,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力争打造粤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示范点,“一网统管”相关设计方案正在规划中。
三、完善大厅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在政务服务中心一楼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有个人惠民信息查询、纳税信息查询、社保信息查询、养老资格认证、港澳通行证办理、交通违法事项办理和1083项行政审批事项的自助服务,解决了周末及法定节假日群众办事不方便的问题。
(二)设立了企业开办专区。安排刻章企业进驻,为新办企业现场提供免费刻制2枚印章服务。同时,新办企业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一次办理和领取营业执照、公章、普通发票,实现“照、章、税”“一窗通取”和“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三)实现“不动产过户+水电气过户”一窗通办。完成与省不动产登记“一窗登记”系统、水电气业务系统对接,办事人只需交一套材料,填一张表单,提供身份证、不动产交易信息、不动产电子证照信息等即可通过省不动产“一窗登记”系统实时共享给水电气部门,申请材料由4份减为1份,跑动次数由4次减到1次,实现不动产过户、水电气过户“四件事一次办”,实现不动产过户及关联市政公用事项一窗通办。
(四)抓好梅州综合保税区政务服务工作。积极协调筹建综保区政务服务分厅,赋予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权限,为入驻综保区的外贸进出口、跨境电商、物流等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
(五)研发了梅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概览图。对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量、人流量、红黄牌等进行数据分析。
四、坚持人民至上,力促惠民政策落实
(一)发挥惠民平台作用。统筹完成惠民信息公开平台升级建设,增加了新农村专项资金公开、百岁老人人脸识别、基层招聘、扫黑除恶专项专栏、黑名单应用等11项功能,完善了宣传、公开、查询、监管“四位一体”的惠民便民服务系统,进一步扩大惠民信息公开范围,公开事项49项,在涉农资金监管方面实现了社会和政府监督的双向结合。
(二)提升热线服务效能。按照市政府和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对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作风效能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服务热线管理和作风效能工作,努力完善运行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提高了政府服务热线和效能投诉运行管理水平,扩大了热线服务覆盖范围。同时围绕提高现场解答率、工单回复率和群众满意率的目标,认真协调各职能部门解决群众诉求问题,去年全年共受(处)理政府服务热线工单8804个,按时办结率100%,回访满意率99.7%;受(处)理机关作风、行政效能投诉18件,其中存在作风效能问题8件。
2022年,我局将紧扣国家、省、市“放管服”改革部署,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统领,以“打造全市政务服务改革排头兵”为目标定位,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一是继续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共同推动梅县苏区振兴发展。二是持续推进迁云上线、政务外网改造和“信创”工程的落实,进一步推进“云、网、数、安”建设,为我区的政务信息化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的支撑。三是进一步提高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数据共享顶层设计,推进智慧梅县平台二期升级改造,优化“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等相关功能,构建更全面更准确更完善的综合信息平台,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逐步解决实现各部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四是继续推广“粤系列”移动服务平台、电子文件的应用范围,提升政府办公信息化水平和办事效率,保障政务信息安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减证便民措施,提高服务效率。
【运行情况】
据统计,区政务服务中心2022年1月份共受理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16630件,办结16615件;2月份共受理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15631件,办结15606件。1月份镇级受理1377件,办结1305件;2月份镇级受理1193件,办结1077件。12345政府服务热线1、2月份工单共1525件,回访1474件,群众满意1472件,满意率99.86%。
【光荣榜】
2022年1、2月份评出区政务服务中心“文明窗口”2个、“党员先锋岗”5名,“服务之星”20名,镇村服务之星18名,分别是:
文明窗口
区民政和人社局窗口 不动产登记窗口
党员先锋岗
曾国平(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 李琼魁(综合窗口)
赖利珠(不动产窗口) 廖耀柯(医保局窗口)
罗琼燕(民政人社局窗口)
服务之星
马紫燕(综合窗口) 罗晓意(综合窗口)
唐飞英(卫健局窗口) 郭文苑(城乡规划局窗口)
李加嫦(公安分局窗口) 叶如春(公安分局窗口)
张冬林(税务局窗口) 彭梅斐(市场监管局窗口)
古伟(婚检窗口) 余斯雅(不动产登记窗口)
黄小丽(不动产登记窗口)杨宝望(不动产登记窗口)
黄洁瑕(医保局窗口) 古宇青(医保局窗口)
蔡金凤(医保局窗口) 杨金和(民政和人社局窗口)
陈燕清(民政和人社局窗口)王宇欧(民政和人社局窗口)
李爱英(民政和人社局窗口)曾庆威(民政和人社局窗口)
张冬凤(梅西镇中心综合窗口)韦海惠(梅西镇中心综合窗口)
蒋金河(隆文镇中心综合窗口)温瑜媚(丙村镇居委服务站)
谢思萍(丙村镇联和村服务站)李蔚凤(雁洋镇永福村服务站)
叶韵婷(程江镇大新城居委服务站)潘佳妮(南口镇车陂村服务站)
陈雪芬(南口镇益昌村服务站)邓丽雅(石扇镇松林村服务站)
李宝花(隆文镇村东村服务站)丘加丹(扶大镇三葵村服务站)
廖秀琴(扶大镇居委服务站) 巫文霞(白渡镇嵩溪村服务站)
洪艳婷(程江镇扶贵村服务站)曾冰钰(桃尧镇黄沙村服务站)
叶晓霞(雁洋镇南福村服务站)陈惠姬(松源镇湾溪村服务站)
【窗口动态】
△1月17日、2月23日,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芬到政务服务中心慰问窗口工作人员。
△1月28日,区税务局副局长曾东斌到政务服务中心税务窗口指导工作。
△1月28日,2月21日,区民政和人社局局长陈纪珠、副局长赖广东到政务服务中心指导工作。
△1月28日、2月7日,区自然资源局局长凌宏志、副局长余永辉到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指导工作。
△2月7日,区税务局局长蓝绽、副局长曾东斌到政务服务中心税务窗口指导工作。
△2月8日,区住建局副局长陈宇雄到政务服务中心指导工作。
△2月22日,区医保局局长李华新、副局长卢坚干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慰问工作人员
呈报:温助民书记、王锋区长,彭华副区长
呈送: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区政府副区长,区委办、区人大办、区府办、区政协办、区纪委办,驻中心各单位,中心窗口,各镇政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