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编 2020年3月30日
【中心要闻】
行政服务中心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2月14日上午,梅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廖松辉局长,李森副局长,李彭彪、邓青、陈剑科长一行到梅县区行政服务中心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廖局长一行检查了三楼、四楼办事大厅,梅县区政数局局长冯丽锋汇报了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做好行政服务中心的疫情防控。安排工作人员对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测体温和派发口罩,如发现体温异常,对其进行登记,及时报告疫情防控指挥部。办事群众必须戴口罩方可进入办事大厅,并尽量减少办事陪同人员,即办即走。加强中心各楼层安全防控管理,对群众密切接触区域进行消毒。二是优化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平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撑作用,积极提升“互联网+”全流程电子化水平,鼓励群众和企业网上办、掌上办、快递办,主动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出门。三是提供科技和信息支撑。发挥智慧梅县政务指挥中心区镇村三级视频会议系统的作用,梅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各工作组办公地点和各乡镇卫生院均接入了视频会议系统,安排了负责人员,保障区镇村三级视频会议顺利召开。运用“云视讯”会议功能,下载手机app,随时随地就可以召开视频会议。创新疫情信息摸排方式,运用“防控助手二维码”,对全区城乡社区进行人员登记管理,筑起了全民战“疫”的严密防线。同时借助软件完善每户人员数量统计,为后期人口普查及智慧梅县“一张图”等数字政府的后期建设做好铺垫。
廖局长对梅县区政数局疫情防控期间运用信息化手段,主动作为,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本次疫情对数字政府建设有深远影响,下一步的重点要深入基层一线,判断并利用好社会力量,对数字化建设进行完善。一是要注重实事求是,大力发展5G应用,互联网+,远程医疗及视频会议等功能。二是要优化网上办事审批流程,提升办事效率。三是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运用好“防控助手”,下沉到城乡社区,对社区人员进行线上统计分析,给基层干部减负的同时注意保护好信息资源。
区委常委丘孝良到区行政服务中心
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2月10日,梅县区委常委丘孝良到区行政服务中心检查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丘常委检查了行政服务中心三楼、四楼办事大厅,详细了解疫情期间12345政府服务热线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并要求政数局对群众的诉求想办法解决好,提高满意率。政数局局长冯丽锋汇报了中心疫情防控具体工作。一是发布《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梅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受理的通告》。二是安排工作人员对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测体温和派发口罩。三是对进入办事大厅的每位办事群众进行体温检测。如发现体温异常,对其进行登记,及时报告疫情防控指挥部。办事群众必须戴口罩方可进入办事大厅,并尽量减少办事陪同人员,即办即走。四是加强中心各楼层安全防控管理,对群众密切接触区域严格消毒,加强办事群众流动管控。
丘常委对中心防控疫情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要落实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共同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运用“数字政府”平台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出门
梅县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高度重视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平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撑作用,积极提升“互联网+”全流程电子化水平,为我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强的信息化应急保障基础,鼓励群众和企业网上办、掌上办、快递办,主动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出门。
一、加强疫情宣传,做好疫情防控。行政服务中心是群众办事的集中场所,为方便群众办事、“安全”办好事,我局认真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发布《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梅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受理的通告》。二是加强中心各楼层安全防控管理,对群众密切接触区域进行消毒。三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党员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对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测体温和派发口罩。如发现体温异常,及时登记并报疫情防控指挥部。从2月19日起,还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和群众通过粤省事登录,出示“粤康码”,接受扫码和体温检测,“粤康码”显示蓝色方可进入办事大厅。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帮助提高公共场所防疫检查工作效率。四是加强疫情宣传,印制了疫情防控宣传单,发放到各镇、村政务服务大厅,由政务服务工作人员派发给群众。同时利用区镇村三级视频会议平台,电视滚动播放防疫科普知识视频,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做好防疫。
二、落实惠企政策,优化服务方式。
区政数局认真贯彻落实《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若干措施的通知》,各涉企窗口单位在疫情期间出台了多项惠企扶持政策,帮助广大企业坚定信心、增强动力、实现有序地复工复产。一是充分发挥政务一体化平台在疫情期间减少基层群众、企业办事填表压力的作用。在疫情期间,我区不断协助完善“粤省事”、“粤商通”平台各项功能,在“粤省事”政务平台地市特色板块开设了政务服务预约功能,群众和企业能通过提前线上预约的方式,更好的安排办事时间,避免人流高峰。二是充分利用“粤省事”“粤商通”、政务服务网、公共资源交易网、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加强办事信息公开,保障企业、群众网上办事权益,拓展深化线上咨询投诉办理及办事事项广度和深度,提升“互联网+”及全流程电子化水平,引导群众提高网办意识,减少到现场办事,降低聚集传染风险。
区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广东“税务十条”,引导纳税人选择广东省电子税务局、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梅州税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办税,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推出“非接触式”办税、邮寄送票服务、远程办税辅导等一系列举措,便利于纳税人、扣税义务人统筹做好申报纳税工作,为企业复工复产送上“税务支持”。区市场监督局为群众提供线上办理,快递到家的双向“零见面”服务,通过“广东省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管理系统”提交材料成功办理营业执照,委托邮政部门代为领取营业执照和有关许可证件,真正让群众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事项办理。对于一些必须到场办理的事项,采取线上预约的形式,严格划定办理时段,严格控制办事场所人流,减少人员集聚。
三、运用大数据,做好后勤保障。一是发挥智慧梅县政务指挥中心区镇村三级视频会议的作用,在《梅州市梅县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方案》中的各工作组办公地点和各乡镇卫生院均接入了视频会议系统,安排了负责人员,保障区镇村三级视频会议顺利召开。二是运用“云视讯”会议功能,下载手机app,随时随地就可以召开视频会议。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切实减少人员集中开会,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创新疫情信息摸排方式,开发运用“防控助手二维码”,在全区各镇(高管会、办事处)共建立“梅县防控助手”二维码检查点603个,扫码人数总共115511人。对全区城乡社区进行人员登记管理,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申报自己的健康状况、来(返)梅时间地点、乘坐交通工具等信息,方便群众出行检疫、健康报备等。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它及时掌握来(返)梅人员动态,加强辖区疫情防控,夯实基层防线。
【运行情况】
据统计,区行政服务中心2020年1月份共受理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22616件,办结22534件;2月份共受理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5838件,办结5836件。1月份镇级受理1100件,办结964件;2月份镇级受理564件,办结498件。12345政府服务热线1、2月份派发工单862件,回访984件,群众满意984件,满意率100%。
【光荣榜】
2020年1、2月份评出区行政服务中心“文明窗口”2个、“党员先锋岗”5名,“服务之星”20名,镇村服务之星18名,分别是:
文明窗口
区民政和人社局窗口 区市场监管局窗口
党员先锋岗
陈健锋(民政和人社局窗口)曾国平(市场监管局窗口)
杨庆冬(公安分局窗口) 詹 晓(残联窗口)
赖利珠(不动产登记窗口)
服务之星
罗晓意(综合窗口) 李琼魁(综合窗口)
唐飞英(卫健局窗口) 黄日东(住建局窗口)
李 红(公安分局窗口) 陈仕娜(公安分局窗口)
王 悦(税务局窗口) 周东涛(婚检窗口)
李 芳(市场监管局窗口)卢施琳(不动产登记窗口)
罗 军(不动产登记窗口)黄晓雄(不动产登记窗口)
古卫兵(民政和人社局窗口)徐惠娴(民政和人社局窗口)
谢小玲(民政和人社局窗口)廖耀柯(民政和人社局窗口)
李婷婷(民政和人社局窗口)鲍小芬(民政和人社局窗口)
李爱英(民政和人社局窗口)刘远芳(民政和人社局窗口)
谢 柳(丙村镇中心综合窗口)李发达(松口镇中心综合窗口)
温新章(水车镇中心综合窗口)李利玉(南口镇瑶燕村公共服务站)
吴娇媚(扶大铁炉桥村服务站)朱安娜(桃尧镇桃源村服务站)
黄 灵(松源镇五星村服务站)李宝花(隆文镇村东村服务站)
廖蔼欢(丙村镇溪联村服务站)陈惠姬(松源镇湾溪村服务站)
王梅辉(隆文镇文普村服务站)黎文娜(南口镇潭江村服务站)
李明洁(雁洋镇松坪村服务站)王 旋(松源镇径口村服务站)
郭智喜(石坑镇居委服务站)丘加丹(扶大三葵村服务站)
梁春玲(松口镇桃宝村服务站)余燕芬(南口镇林径村服务站)
【窗口动态】
△1月19日,区住建局局长李梁、副局长卢敏军到行政服务中心指导工作。
△2月4日,区政府副区长管纪城陪同市新冠疫情防控督查组到行政服务中心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2月24日,区民社局局长陈纪珠到行政服务中心指导工作。
1、2月份到行政服务中心指导工作的领导还有:区法制局副局长杜毅,区编办副主任沈豪杰等。
附: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1、2月份区级办件情况
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1、2月份镇、村级办件情况
各单位窗口工作人员1、2月份考勤情况
呈报:吴泽桐书记,温助民区长,丘孝良常委
呈送: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区政府副区长,区委办、区人大办、区府办、区政协办、区纪委办,驻中心各单位,中心窗口,各镇政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