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县区程江镇贵和苑小区门口,不少居民通过“梅县防控助手”小程序线上填写信息。该镇大新城社区工作人员钟杨柳告诉笔者,这些输入系统的信息会自动生成采集样表,极大地节约了信息采集时间。
“原来进入小区除了测量体温之外还要填写核实个人信息,非常费时。有了这个小程序之后,手机直接扫码就可以登记信息。”贵和苑小区住户钟春兰说。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疫情发生后,梅县区迅速对原有的网格化排查工作进行升级,通过包片、包网格等方式,全域进行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上门摸排。
在开展防疫网格化排查过程中,信息登记小程序成为排查工作的法宝。各网格责任单位工作人员与镇、村干部使用信息登记小程序入户排查,实现无纸化登记。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自行登记,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疫情防控最重要的是做好人员摸排工作,外防输入。现在每个小区都有张贴‘梅县防控助手’的二维码,首先方便住户,在非常时期减少了与人员直接接触,同时也让基层疫情防控摸排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程江镇大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钟孟堂表示,没有收集到信息的,工作人员会针对性地进行入户摸排,确保做到排查零遗漏、管控无死角。
丰富、准确的数据,为打好疫情防控“数据战”提供了充足“弹药”。截至目前,全区各镇(高管会、办事处)共建立“梅县防控助手”二维码检查点603个,筑起全民战疫的严密防线。
大数据赋能,让梅县区疫情防控跑出“加速度”。这一小程序由梅州市思盟科技有限公司为梅县区免费开发,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申报自己的健康状况、来(返)梅时间地点、乘坐交通工具等信息,方便群众出行检疫、健康报备等。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它及时掌握来(返)梅人员动态,加强辖区疫情防控,夯实基层防线。
截至3月7日15时,全区共有108106人通过“梅县防控助手”登记个人信息。其中,2月1日至3月7日15时,“梅县防控助手”显示外地来梅县人数共9446人,告警人数1人,14天内密切接触确诊患者人数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