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畲江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召集15家本土企业参与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复种面积10452亩,居梅州市首位。
通过牵头组建“畲江镇畲穗丝苗米产业联盟”,畲江镇将22个行政村1.6万亩耕地,统一集约流转给13家农业企业种植农作物,并发展农文旅休闲观光农业,联农带农签约农户超过1000户,解决就地就业农民工超过5万人次。
盘活土地资源的同时,畲江镇引进广东畲穗丝苗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盘活占地1.6公顷国有闲置资产,打造集籼谷储存、加工、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广东畲穗丝苗米产业园。同时成立广东畲穗供应链管理公司,建立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创建“认耕认种”和“订单农业”经营策略,全面建立农业三产融合机制和农业延伸产业。
开展院企合作,是畲江镇推动产业提升的一大法宝。畲江镇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及作物研究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梅州市志颖农资有限公司等专业技术团队签订合作协议,从运营管理、土壤分析、种植抚育、飞防植保等方面,由各专业团队进行实地培训、传授经验,种植户将所学经验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种植产量。
而在种源筛选方面,畲江镇通过与航天生物集团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广东省科学院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以及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的共同合作,种植航天4号丝苗米,共同打造广东丝苗米高质量品牌产品畲穗航天有机富硒米。
畲江镇大部分耕地高低不平、零碎分散,石头田、巴掌田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耕作效率与产量。要实现增产增收,必须对原有耕地进行彻底改造,包括清除原有田坎、填埋水沟,重新修筑田间耕作道路、灌溉渠圳等配套设施。对此,畲江镇通过试点小块田改为大块田、冷浸田变高产田改造,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种植的水稻由原来亩产不到300公斤增加到570公斤,显著提升了农田的产出效益,充分展示现代化农业的潜力。
“粮袋子”的产量提升了,村民的“钱袋子”如何鼓起来?畲江镇太湖村在与企业分红上作出了有益探索。该村村民委员会与广东畲穗丝苗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集体资产经营权折股量化合作框架协议书,将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量化折股、确权到户、确股到人,并利用集体资产资源、撂荒复种收入资金、帮扶资金等入股,村民和村集体每年可得到固定分红和效益分红,“撂荒田”发挥出了大价值,解决村集体增收难题,每年预计村集体可实现收入36万元以上。
“我们还与广州市荔湾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携手,在梅州市率先推出‘认耕认种一块地,同心同行满粮仓’倡议活动,同时建设‘广梅千亩同心田’,让昔日撂荒地变成了希望田。”畲江镇副镇长丘威介绍,该镇与帮扶工作队齐心协力谋划好丝苗米农业发展项目,为畲江农产品出山入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